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产业内分工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传统的产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价值创造活动逐步由一个企业为主,分散为多个企业的活动,这些企业相互构成上下游关系,共同创造价值。即企业将原有的开发、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借助于市场寻求外部的合作伙伴来提供,由此,OEM模式应运而生。全球价值链和外包模式成为国际产业分工发展的产物。
而由于OEM企业处在产业价值链的最底端,附加值最低,随着时间的变化,产业链中游的制造和组装环节的附加值会越来越低。从全球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经济的寒风从金融行业波及实体行业,世界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全球经济面临寒冬;从国内看,融资困难、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新《劳动合同法》出台、环保和产业政策调控压力加大……种种不利因素正对中国企业发起严重的冲击,中国企业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严冬”。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像服装、玩具、制鞋这些典型的“中国制造”的成本上升了30%左右。全球性衰退在告别世界经济二十多年后卷土重来,难免让高度依赖外需的“中国制造”阴云密布。
本论文通过笔者近一年半的实习,对于内外交困下的OEM经营模式的现状分析,表明笔者的观点认为,虽然OEM企业有必要进行转型,向全球价值链附加值高的两端逐步升级;虽然“创牌”是众多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但是,“贴牌”永远不会是一种过时的战略选择,继续OEM和自有品牌并不矛盾。并非每个企业都需要马上创品牌。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规模和发展阶段,审时度势,全盘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制定适合自己的品牌策略。品牌应该是企业资源整合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才会促进我国制造型中小企业持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