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111)-7×7表面Al膜外延生长及形貌演化过程中的量子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Y7896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该文的工作中,我们利用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RHEED)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系统的研究了室温(RT)和低温(LT)145K条件下,低覆盖度的Al在Si(111)7×7表面的生长.在室温的沉积条件下,在生长初期形成三维Al(100)岛.随覆盖度的增加,表面呈Al(100)和Al(111)的岛共存的状态.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界面的弹性能和Al(100)和Al(111)表面自由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低温的沉积条件下,在4ML的临界厚度之上,出现了原子级的平整Al(111)膜,并一直保持类似Al(111)表面的同质外延层状生长.我们认为,一些非热力学的因素,如瞬时迁移和漏斗效应,从动力学的角度导致了这种奇特的生长过程.能量上,受限电子的量子效应使低温下成膜的临界厚度为4ML.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利用STM进一步研究了Al膜退火到室温时形貌的演变情况.当覆盖度为4—6ML时,平整的膜演变为条状岛的结构.而7ML以上,Al膜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我们从电子的量子效应和弹性能的竞争机制讨论了不同膜厚的稳定性问题.该竞争结果使得低温下4ML的临界厚度提高到室温下的7ML.
其他文献
物质波相干分束是原子干涉仪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利用光脉冲动量相干物质波分束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内态分束和外态分束,内态分束方案干涉路径大多非对称,会引入路径依赖的噪声,而且
期刊
相比于微波钟,光晶格钟具有更高的Q因子;相比于离子光钟,光晶格钟具有更低的量子投影噪声。因此光晶格钟被认为是下一代时间基准的主要候选方案。以锶、镱为代表的光晶格钟近年
近年来,飞秒强激光与团簇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气体原子团簇兼有气体和固体的特征,因此团簇与飞秒强激光的相互作用和单个原子或分子与飞秒强激光相互作用完全不同,引
该文主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多种技术手段研究氧化铁孪晶纳米线和氧化锌准一维纳米材料的显微结构,并结合显微结构的分析对生长机制进行了讨论.该文的研究主要分两个部分.
期刊
随着激光器的发展,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合成,人们的研究方向不再拘泥于简单的线性光学,而更多的是非线性光学。双光子技术,特别是双光子吸收在近几十年科技发展中有了很广泛的应
与光强测量相比,色度的测量更为复杂和困难.掩埋双p-n结BDJ(Buried Double p-n Junction)波长探测器是一种色敏器件,由上下层叠的两个p-n结构成.在可见光及近红外范围内,两个
该论文用磁过滤等离子体结合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不同材料衬底上分别成功制备了高质量氮化钛薄膜,氮化铜薄膜和Cu/TiN周期性多层膜.并通过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
自从超短超强激光脉冲问世以来,追求更短更强的激光来提供极端条件成为激光领域的先端发展趋势。脉宽小于介质自发辐射寿命的周期量级脉冲,被广泛应用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