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公共物品的自愿供给中,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古典经济学的理论预测和实验证据以及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人们不选择一个占优决策,而却做出一个“非理性”的选择。其他一些研究试图找出一些途径或者机制以提高公共物品实验中的合作水平。但是,这些公共物品自愿供给的实验以及我们的现实也都没有达到最优的合作水平,但是目前没有任何针对这方面的差距的研究。 本文试图填补这个研究空白,本文尝试去解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公共物品的自愿供给中,不能达到最优的贡献水平?本文认为,这时因为人们的损失厌恶。本文的核心理论假设是:损失厌恶存在于公共物品的自愿供给中,并且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降低人们对公共物品的贡献水平。利用实验经济学的方式对本文的理论假设做出检验。在实验中,设计了两种框架--收益框架和损失框架--的公共物品实验,并总共引入了三种不同的实验组:真实收益,补偿损失和真实损失。由于损失厌恶的程度可能会对本文的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表明损失厌恶和风险厌恶有着很强的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个二元彩票来度量每一组的风险厌恶程度,以此来对每一组的损失厌恶程度做出控制。 本文的实验全部在山东大学完成。总共有78个实验参加者,其中41个为男性,37个为女性。实验数据显示,损失框架下实验参加者对公共物品的贡献会显著低于收益框架,当损失厌恶程度得到控制之后该结果会更加显著。这非常符合我们的理论假设的预测结果。进一步讨论了损失厌恶和其他一些可以增强并提高合作水平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比如利他主义,信任,惩罚机制等。本文认为,损失厌恶是影响公共物品自愿供给水平的非常重要的,也是根本的因素,其他的因素通过影响人们的损失厌恶的程度来影响人们对公共物品做出的贡献水平,如,信任等这些可以提高人们对于公共物品贡献水平的因素,是通过降低人们的损失厌恶程度来发生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