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与财富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中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与日俱增。一旦城市附近发生破坏型地震,会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城市防灾规划体系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地震的发生具有很强的不可确定性,但在不同强度的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破坏状态、人员的伤亡情况以及疏散情况可以进行有效评估。从区域的角度研究建筑群震害、人员疏散以及伤亡情况可为城市防灾规划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提升城市抗震防灾的综合能力。由于整个过程需要达到评估速度快、参数获取简单、评估结果准确的评估目标,本文用简化模型的方法以及基于能力需求的反应谱方法对建筑物破坏状态进行评估,同时对地震下的人员疏散进行疏散仿真,给出改进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用多自由度集中质量剪切模型与多自由度集中质量弯剪模型对建筑物精细有限元模型进行简化,并且综合了国内外的研究结论给出了具体的建模过程。通过与RC框架结构精细有限元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提出了基于能力需求的反应谱方法对结构破坏状态进行判别,显著降低了计算量。以精细有限元模型的破坏状态判别结果为标准,评估了基于简化模型的时程分析法对破坏状态判别与基于能力需求的反应谱法对破坏状态判别的准确程度。结果表明,相对于简化模型的时程分析法,基于能力需求的反应谱法能够简单、准确地预测结构的破坏状态。(2)选取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作为指标衡量区域地震下的损失,对区域建筑信息调查,判别了建筑群在不同强度地震下的破坏状态。根据结构破坏程度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对应关系对区域下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进行计算。对区域中各类建筑物的造价情况、人员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调查,从而考虑区域地震下的损失情况,为震后救灾指挥及救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定量的参考。(3)结合地震对于人员疏散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地震情况下人员的疏散的微观特点。并通过多Agent模型、社会力模型方式完成了区域下基于最短路径的动态疏散仿真,较好地考虑了微观下疏散人员的自主行为。从疏散人员的角度对区域人员的疏散过程进行了分析,模拟了小震、大震、巨震地震动强度下区域的疏散过程。在区域已有的规划上通过调整避难区域入口宽度的方式对疏散结果进行对比,得出避难区域入口的最优宽度,提升了区域疏散的效率以及安全性。监测了危险区域内的人员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以危险指数对比了不同情况下区域人员疏散的危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