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并比较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传统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与常规治疗技术(CRP)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作用,为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梗死急性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临床证据。 方法:选择66例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时间段内在我院神经内科及康复医学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发病时间在72h至2W以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常规康复治疗组(CRP组,22例)、传统强制性运动疗法组(CIMT组,22例)及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组(mCIMT组,22例)。所有患者试验期间都予以相同的脑梗死标准药物处理,在此基础上,CRP组不限制健侧上肢的活动,予以常规康复治疗(3h/d),如被动关节活动、Rood技术及Bobath疗法等;CIMT组予以限制健侧上肢活动(不少于清醒时间的90%),同时患侧上肢进行强化塑形训练(3h/d); mCIMT组在传统CIMT基础上进行改良,将健肢的限制时间缩短为3h/d,选择合适的2-3个塑形动作对偏瘫侧上肢予以强化练习(1h/d),其余治疗时间在康复治疗师的监督指导下,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吃饭、刷牙、洗脸等练习(2h/d)。所有治疗每周5次,连续4周。治疗前后,统一使用上肢运动研究测试(ARAT)量表、Fugl-Meyer(FMA)运动评价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1.mCIMT组和CIMT组患者的上肢ARAT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组的上肢ARAT评分、FMA评分较康复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I评分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CIMT组和mCIMT组分别与CRP组比较,ARAT评分、上肢FMA评分及MBI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IMT组比较,mCIMT组上肢ARAT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的改善均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CIMT能明显促进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及手运动功能的康复,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靠,可用于脑梗死急性期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与传统CIMT比较,mCIMT的康复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且缩短了健侧上肢的限制时间,降低了训练强度,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但由于本研究样本数量等的限制及不足,mCIMT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疗效,特别是远期效果如何,尚需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