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交换整合是企业通过知识交流创造个人价值和组织价值的重要能力。本文运用社会网络方法,融合员工互动行为和组织氛围视角,引入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一致性概念,研究了知识交换整合的前因及形成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在正式顺序工作流网络中,随网络一致性增加,知识交换整合减少,低网络一致性有助于形成知识交换整合能力。在正式互动工作流网络中,随网一致性增加,知识交换整合先增加后减少;而且,存在一个正式互动工作流网络与非正式咨询网络重叠的最适宜的半正式组织状态,这一状态的知识交换整合能力最强。此外,组织沟通在正式互动工作流与非正式网一致性形成知识交换整合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机理作用,组织会逐步形成正式组织、半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三种组织形式以形成不同的沟通氛围进而形成不同的知识交换整合能力。该结论是对以往有关知识交换整合能力前因研究的有力补充,也对企业从正式与非正式网络互动方面提升知识交换整合能力有重要指导。本文通过区别于过去将组织成员看作同质主体单独分析其行为或是只关注组织结构或氛围的宏观特征,通过探究正式顺序工作流环境和正式互动工作流环境这两种不同的正式工作流环境对产生知识交换整合能力的过程的不同之处,该研究结果为企业培育知识交换整合能力提供了思路和指导。(1)对于大多以正式顺序工作流为主的企业或部门及团队而言,应尽可能保持简单、扁平的正式组织结构,减少各种非正式沟通渠道,避免组织内非正式咨询网络的影响,进而通过对显性知识的沟通提高知识交换整合能力;(2)对于以正式互动工作流为主的企业或部门及团队而言,应不断鼓励组织成员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渠道自发相互交流形成非正式咨询网络,进而促进组织内的频繁互动沟通有助于提升对复杂隐性知识的交换与整合能力,但是过多的非正式交流也会对正式互动工作流的完成带来成本和干扰,所以,培育适宜的非正式咨询网络对这类组织最有利。所以,在管理实践中,企业可以借鉴上述思路根据自身不同组织、部门或团队的顺序工作流和互动工作流比重,通过采取各类促进组织沟通的方式,制定相应的培育知识交换整合能力的策略。因此,本文的研究对目前复杂动荡环境下企业根据自身工作流特征培育知识交换整合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