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热震过程中表面换热系数及热应力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ga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热震实验研究了二硼化锆-碳化硅(ZrB2-SiC)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考察了氧化铝(Al2O3)陶瓷试件热震后的裂纹形貌特征;利用多点测温的反传热法测量了氧化铝陶瓷圆柱试件在水中热震的表面换热系数;利用测得的表面换热系数计算了试件在热震过程中的温度场与热应力场的分布特征。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首先,通过在冷水、沸水和液氮中进行热震实验,分别研究了两种超高温陶瓷材料(ZrB2-SiC-AlN和ZrB2-SiC-C)的抗热震性能。对淬火后的试件进行了弯曲强度的力学性能测试,得到残余强度随淬火初始温度的变化曲线。在冷水中热震时,以上两种材料的临界温差都约为380℃,虽然ZrB2-SiC-AlN的初始强度高于ZrB2-SiC-C,但前者的抗热震性能却不如后者。在沸水与液氮中进行热震实验,两种材料都没有发生明显的热震破坏,这说明沸水和液氮中的材料换热阻力较大。其次,研究了不同尺寸和形状的Al2O3陶瓷试件在室温水中热震后的裂纹形貌。实验结果表明,热震裂纹形貌与试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热震温差都密切相关。条状试样由于存在边界效应,其分叉现象要比块状试样严重的多。   根据反传热法求解换热系数的原理,通过多点测温法测得了圆柱状Al2O3陶瓷试件在水中热震的表面换热系数。测量结果表明:在淬冷过程中,表面换热系数随试件表面温度的降低先增大到峰值,然后再逐渐减小;热震初始温度升高,换热系数的峰值单调增大,同时换热系数峰值到达的时间以及对应的瞬态表面温度也单调增大。另外,随表面温度变化的换热系数的平均值,即平均换热系数,随热震初始温度的增大而单调增大。通过与已有文献中的结果对比,发现试件的特征尺寸对换热系数的数值具有重要的影响,一般尺寸越大,换热系数越小。   然后,利用测得的表面换热系数计算了热震过程中陶瓷试件内部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演化。计算结果表明:热电偶处的测量温度与计算温度基本吻合;尽管换热系数的峰值和平均值都是随热震初始温度增大而增大,但无量纲最大热应力并不是单调增大,而是先增大后减小,在热震初始温度约为400℃时达到最大值;当热震初始温度不大于300℃时,测得的换热系数比平均换热系数下的表面温度下降的快,但轴心和巾问层的温度正好相反;在热震初始温度不大于400℃,测量得的换热系数要比平均换热系数下的热应力峰值小,应力峰值到达的时间也比平均换热系数下的更早。
其他文献
配电网可靠性分析是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重要内容。随着传统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的分布式能源成为各国研究的焦点,而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入,使得传统的单电源辐射状配电网转换成多电源供电的网络结构。当配电网中有元件发生故障时,需要考虑主动控制策略以及微网运行方案,并且分布式能源具有随机性与波动性的特点,给配电网的可靠性分析的模型方法带来了巨大挑战。对此,本文提出了考虑分布式能
每一种生物组织都有其特定的三维微结构,这些微结构是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环境调控因子。已有越来越多的体外研究线索表明,具有微拓扑结构的基底可改变细胞的铺展、迁移、取
本文从发电厂继电保护的总体配置方案出发,结合现场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及从现场收集的运行经验,深入分析了厂用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保护上下级之间的
逢建国70周年之际,辽宁科技大学全体师生同唱《我和我的祖国》,用快闪的方式为祖国献礼!借此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将爱国热情
状态转换是光合生物自身应对外界光照变化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状态转换过程是由光系统复合物II(PSII)的捕光天线分子LHCII在PSII和光系统复合物I(PSI)之间的往返迁移来实现
具有激波相互作用的三维双楔面流动是三维激波问题中一个较为典型的物理问题,同时,这种构型上的流动也有着很强的工程实践背景,例如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三面压缩进气道设计、高
锥齿轮传动在动力、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滚动轴承支承的锥齿轮传动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首先基于Hertz接触理论和滚动
有目的的选择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要面临的决策之一。而最成功的公司都会非常清醒地去选择它们将要提供的产品、服务、客户群和营销渠道。与选择并驾齐驱的、摆在企业面前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众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转变,对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于企业而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当紧密结合新形势下的变化,积极探索特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重要的电气设备,它的安全运行对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运行有重大的作用和影响。随着电网的迅速发展,投入运行的变压器越来越多,容量也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