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农产品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开放对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了威胁,使得我国的粮食自给率下降、对外依存度提高。此外,跨国公司通过其拥有的转基因技术和知识产权制度,投资到国内的粮食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加大了对我国农业的控制,威胁到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关于农产品开放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这个问题的探讨是理论界的热点之一,学者们研究这个问题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农产品开放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第二种观点认为农产品开放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农产品开放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是把双刃剑,不能一概而论,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本文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研究农产品开放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文章的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的界定及WTO规则对农产品开放的规定。分别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粮食和粮食安全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加入WTO后,农业协定在市场准入、出口补贴和国内支持三个方面对农产品开放的规定。第三部分:农产品开放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介绍了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幼稚产业理论,就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农产品开放对粮食安全影响的三种观点进行分类总结,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对国内外的观点进行了评述。第一种观点认为农产品开放有利于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降低贫困发生率,增加收入;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本;使得对外贸易主体多元化,减少国外跨国公司的控制。第二种观点认为农产品开放加剧了农村、农民的贫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对本国粮食安全的保护;国外发达国家通过卫生检疫、技术壁垒等一系列因素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第三种观点则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农产品开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通过分析指出我国农产品开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利大于弊。第四部分:封闭条件下的粮食危机。介绍了中国1959-1961年的大饥荒发生的背景、影响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通过分析得出封闭条件下发生粮食危机的概率较大,而在开放条件下更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第五部分:归纳总结国外主要产粮国家保障本国粮食安全所采取的措施。以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为例,介绍了四国保障粮食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