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啮齿动物携带的病毒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分布于我国30个省市(除青海外),从发现至今,总发病人数达135万余人,病死数达5万余人,占全世界总数的90%以上。吉林省HFRS累计发病超过1万例。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是严重威胁人民身心健康的病毒性疾病。 到目前为止,发现汉坦病毒至少有20余种血清/基因型。我国主要是汉滩病毒和汉城病毒流行。HTN病毒至少存在9个亚型,SEO病毒也可分为6个分支或亚型。近年来在我国从社鼠(Viviventer confucianus)中分离到一株与HTN和SEO型病毒核苷酸序列有很大差异的新基因型病毒NC167,同时还在HTN型病毒中发现了基因重排病毒Q32。对各地临床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血清进行检测时,还发现有其他出血热病毒的存在。说明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情况非常复杂,除了姬鼠型病毒、家鼠型病毒以外,还存在它们各自的新亚型、基因重排型病毒及其他类的出血热病毒。是否在我省也存在其他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新型、新亚型,从而使该病发病率上升、临床表现有所改变?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我省病人的血清标本,对我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及分布情况作一全面系统的研究,为制订有的放矢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7月,对吉大一院传染科临床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进行了血清采集,共90份。(均是在病人入院当日抽取静脉血4毫升,离心取血清后冻存。)同时收集、整理病人的病例信息。 实验中,采用MacELISA法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新疆出血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应用IFA法对血清标本进行了汉坦病毒的新型NC167、新亚型Q32 IgG抗体,新疆出血热IgG及埃博拉出血热IgG抗体的检测。 经上述实验得到以下结果:HV-IgM抗体阳性率为76%。Q32型IgG抗<WP=54>体阳性率为26%,NC167型IgG抗体阳性率为16%。XHF-IgM抗体阳率为13%。还检测到一份血清为Ebola病毒IgG抗体阳性。 从这些结果中发现了许多新问题,也得到了新结论。汉坦病毒的新型Nc167型16%的阳性率及汉滩病毒基因重排型Q32型26%的阳性结果,说明我省存在汉坦病毒的新型和新亚型,因此吉林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汉滩型和汉城型混合疫区,但我省HFRS高发、症状不典型与二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新疆出血热特异性IgM抗体的阳性结果,明确了新疆出血热在我地区的流行,为我省在该病的防治和科研提供了依据和线索。实验中发现一例埃博拉出血热IgG抗体阳性病例。因为没有做特异的IgM抗体及基因水平检测,尚不能肯定为埃博拉病毒感染。是否存在与埃博拉出血热病毒有着相同抗原性的病毒,有待以后的跟踪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