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缆线入廊克服了传统敷设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缆线易侵蚀、运行工况受外界影响、寿命低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之一。电缆因负载电流而持续发热,热量在舱内不断地积聚,舱内空气温度随之升高,通常采用通风设备降低舱内温度以维持电缆的正常运行。电缆舱内的热量一部分通过壁面导入周围土壤,另一部分通过通风设备带走。但是“电缆的发热量、通过壁面导入土壤的热量、通风设备带走的热量”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较少。工程中为安全起见多采用较低的负荷以保证运行安全,但电缆非满负荷运行造成浪费;同时,由于电缆因敷设环境、排列方式、几何断面等影响,造成电缆总产热量及合理的通风量也难以得到。随着电压等级的大幅度变化,如由10 kV增加到220 kV,电缆发热量的差异将更大,按照以往规范中的估算方法计算通风量误差大,难以保障电缆的运行安全。本文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关于综合管廊电缆舱和电力隧道电缆的载流量、发热量和通风量的计算方法;在对比分析了常用数值计算方法的特点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有限元法解决电缆舱发热量及通风量的计算思路,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计算软件对110 kV XLPE电力电缆发热量进行了仿真研究。本次研究将电缆“电磁-热-流”三场三维计算模型分解为“电磁-热”和“热-流”二场二维计算模型,通过建立电力电缆的“电磁-热”发热模型求解电缆载流量,再依据电流的热效应求解电缆发热量;其次,通过建立“热-流”导热计算模型求解考虑周围土壤的蓄热及舱内对流换热作用下导入土壤的热量;同时,对电缆与内壁间的辐射换热量进行了估算;最后,将各种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计算110kV电缆舱实际通风量的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