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沙地块地壳结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沙地块位于印支地块、华南地块与南海海盆的交界处,记录了南海形成演化的重要信息,其地壳结构、物质组成及构造属性是探讨南海形成演化的关键。此外,新生代构造作用下,西沙周缘发育多个新生代沉积盆地。这些新生代的盆地(坳陷)规模较大,充填有巨厚的新生代沉积,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区域;研究西沙地块的深部地壳结构,有助于西沙周缘沉积盆地演化史的研究。本文利用2013年布设的唯一一条穿过西沙地块并平行于北部陆缘的深地震测线(OBS2013-3),通过二维射线追踪方法,拟合了7000多个走时信息,获得了西沙地块的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并综合西沙海域及其周缘的地质构造背景,分析了西沙地块及其周缘区域的演化过程,以及南海北部陆缘的拉张情况。  该论文获得了以下几点认识:  (1)西沙地块沉积层速度2.2~3.2 km/s,厚度0.8~3 km,局部基底面起伏较大;上地壳顶部速度5.0~5.5 km/s,下地壳底部速度6.9 km/s;上地幔顶部速度为8.0 km/s,莫霍面埋深约为27 km。  (2) OBS2013-3测线所穿过的西沙地块为减薄的陆壳,地壳厚度较为稳定,约为22~26 km,未发现下地壳高速层。由穿过西沙地块的纵、横两条大剖面(OBS2013-3测线、OBS2011测线)粗略估算该块体大小约为9.2*105 km3。  (3)西沙地块与南沙地块以西南次海盆扩张脊为轴共轭,结合其他地质资料,推测二者在南海扩张前可能拼合在一起,同为从华南陆块裂离的微地块,随南海北部陆缘张裂及西南次海盆的打开而逐渐分离,漂移到现今位置。  (4)西沙地块上地壳厚约9km,下地壳厚约14km,上下地壳厚度比接近1∶1.7,推测其减薄并非大规模岩石圈热减薄而是主要由拉张引起。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TAO、HadISST等实测资料以及NCEP/NCAR等同化资料,采用REOF,小波分析、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部型El Ni(n)o事件的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部
通过一系列酶反应动力学研究,进行最佳用酶及其酶解最佳条件的选择.酶解条件为:酶浓度2500单位/每克样品,酶解温度45℃,使用537酸性蛋白酶和1398中性蛋白酶先后于pH3和pH7左
该文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pH、不同盐度的人工海水介质条件下Triton X-100在三种吸附剂(活性炭、高纯二氧化硅、粘土矿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两种吸附剂(高纯二氧化硅、
该文结合海浪谱理论和波破碎统计理论,首和传统的Kirhhoff近似(KA)散射模型,定量地研究了深海和近岸海面的散射特性,并定量地研究了风速、风区、水深等海面物理参数对海面微
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太平洋牡蛎数据库进行数据筛选和分析,鉴定了几种TLR(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并运用包括分子克隆、荧光定量PCR、细胞转
文蛤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养殖贝类。近年来,由细菌和病毒引发的病害问题使得文蛤养殖业损失惨重。因此,通过遗传育种的方式培育出具有病原抗性的文蛤品系对于文蛤养殖业来说显得
期刊
由Legeckis首先观测到的赤道东太平洋锋面波(Legeckis波)的动力发生机制已得到广泛研究.该文则借鉴流体力学中混沌混合概念和方法,初步探讨Legeckis波的存在、传播、混合的运
该文在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岩性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与浅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渤海中、西部钻孔(如C3626孔、C1317孔、C317孔、D219孔、E-e6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