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25日,随着夏俊峰被执行死刑,轰动全国的“夏俊峰案”终于尘埃落定。从2009年5月16日事发到2013年9月25日杀人者夏俊峰被执行死刑,这四年多的时间里,该案从未完全淡出公众的视线,特别是在一审、二审和最高法院核准死刑之后,相关报道和讨论更是铺天盖地。然而,在众多的新闻报道中,关于夏俊峰及其家人的比比皆是,可受害者城管一方却在舆论场域中几乎完全失语,舆论出现一边倒的现象。本论文认为,出现这种一边倒现象的原因与新闻媒体的对“夏俊峰案”框架设计和长久以来城管在人们心中形成的“恶人”形象不无关系。框架理论一词最初源于心理学领域和社会学领域,学者戈夫曼于1974年首次将框架理论运用到了新闻传播学领域。在实际操作中,记者和新闻组织会提供一种框架来帮助读者去审视这个世界。在媒介框架的帮助下,读者能够更迅速地理解新闻,但同时,也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媒介框架的存在就像聚光灯照在了新闻事实上,被照亮的部分更清楚更明白,而没有被照亮的事实却被隐藏在了阴影之中。也许人们并不知道媒介框架为何物,但却无时无刻不受媒介框架的影响。2010年微博元年之后,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真正到来,公民表达意见的欲望在网络上爆发,140字的碎片化信息加上人们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使得媒介框架的作用愈加明显,框架建构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使得“看到几个字马上就评论”的现象无处不在。本论文以“夏俊峰案”做分析,除了媒介过度偏向夏俊峰的报道外,更重要的是近几年以来,关于城管暴力执法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人们心中早已形成城管就是“恶人”的刻板印象。城管是“坏人”的“先天不足”加上媒体过度偏向夏俊峰的“后天强化”,使得夏俊峰从杀人犯变成了“抗暴英雄”,城管从执法者变成了“土匪恶霸”,舆论出现一边倒的现象。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爬坡上坎的关键阶段,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日益凸显,做好主流舆论的引导工作是缓解社会矛盾的途径之一,而要做好主流舆论的引导工作,建构起恰当适宜的媒介框架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涉及社会稳定的新闻事件中。做好新闻框架的建构就好比要掌好“聚光灯”,照亮对社会积极有益的部分。此外,要掌好“聚光灯”,单一的从传统媒体或新媒体出发都是不行的,而应该双管齐下,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和大局意识,完善新媒体的管理制度以及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沟通协调,为主流思想的引导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构建起良好的舆论环境。本论文以框架理论为基础,研究“夏俊峰案”中舆论出现一边倒的原因,并且以该案为例,反思中国媒体在热点事件中的一些有待思考有诗改进的地方,探讨中国新闻如何在新闻应有的轨迹里有序发展的策略,希望能为当前乃至今后,关于新闻框架的研究以及如何做好主流舆论引导工作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