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梅是我国特产的亚热带果树,其根系能被弗兰克氏菌(Frankia)侵染,形成共生固氮根瘤,提升土壤肥力,增加树势,是天然肥料木。杨梅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并且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和农业生产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日益加重,其中以铅污染尤为突出。铅是一种剧毒性污染物,土壤铅污染不仅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品质,还会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健康。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能够改善寄主植物矿质营养,促进生长发育,缓解干旱、盐碱、温度和重金属污染等多种逆境胁迫对植株造成的伤害,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因而在农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试验以一年生的东魁杨梅品种为试材,设计四个处理组:对照组单接种Frankia放线菌,其他三组为Frankia分别与3种AMF(G. intraradices, G. mosseae, A. scrobiculata)混合接种,通过测定相关形态和生理指标,探索AMF与杨梅自身Frankia菌根的互作效应对杨梅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在一定浓度Pb胁迫下对杨梅幼苗耐受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对其生长促进效果最佳接种处理组合。分别对杨梅幼苗进行不同浓度梯度醋酸铅溶液500ml (Pb2+浓度分别为3mmol/L、 3mmol/L、6mmol/L、9mmol/L、12mmol/L、15mmol/L)胁迫处理,同时设置对照组(浇500ml水)。通过测定相关形态、矿质营养及生理指标,探索AMF与Frankia互作提高杨梅幼苗Pb胁迫耐受性的生理机制,并筛选出耐Pb胁迫能力最强的双接种处理组合。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在20~35℃温室条件下培养6个月,3种AMF均能成功侵染杨梅幼苗的根系,且较单接种Frankia放线菌的对照组,混合接种Frankia及AMF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植株的株高、地径、叶片数、根系结瘤量和固氮酶活性,还能促进矿质营养吸收,提高植株叶片中N, P、K、Ca含量,增强光合作用,进而显著促进杨梅苗的生长。综合比较,筛选出摩西球囊霉(G. mosseae, G. m)和Frankia的双接种组合对杨梅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好。2.在不同Pb浓度胁迫处理下,双接种AMF和Frankia的杨梅幼苗在株高、相对含水量均较对照(单接种Frankia)组有明显增加。叶片N、P、K、Ca等元素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光合作用也显著增强。同时,Pb在杨梅苗叶片的积累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从而缓解了植株受Pb胁迫的伤害,增强了杨梅幼苗对重金属Pb胁迫的耐受性。3.在一定Pb浓度胁迫下,采用双接种处理的杨梅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降低,减轻了细胞膜的伤害。此外,双接种处理杨梅幼苗体内SOD、POD、CAT等酶活性均显著提高,植株抵抗氧化胁迫的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由本试验可以得出,对杨梅苗进行AMF和Frankia混合接种可以明显改善树体营养和减少不良环境条件对树体的胁迫,尤以摩西球囊霉和细凹无梗囊霉与Frankia的接种组合效果最好,对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