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介绍并分析了玛丽·道格拉斯的“洁”与“不洁”的理论、“格/群”文化理论,并尝试将作为社会类型划分工具的“格/群”文化理论用于对中国宗教类型划分中去。国内对玛丽·道格拉斯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对其“洁”与“不洁”理论的研究,而对“格/群”文化理论的研究屈指可数。因此,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并评析玛丽·道格拉斯的“格/群”文化理论显得尤为必要。作为一名天主教徒,玛丽·道格拉斯始终具有着对宗教研究的兴趣。通过对《利未记》的分析,玛丽·道格拉斯指出了被禁忌的食物都是那些破坏固有分类系统的食物,这些食物被视为是“恶”的和危险的。在玛丽·道格拉斯看来,这里的饮食规则就是一种标志,它使人们深刻地体会到上帝的唯一性、纯洁性和完美性。通过这些规则,圣洁有了实在的表现形式。禁忌有具有相对性和结构性。玛丽·道格拉斯认为,只有在特定的文化模式中,并与整个社会思想结构发生关联的时候,禁忌才有意义。禁忌的结构性突出表现为禁忌在一定结构位秩中生存,而这一结构位秩与该社会的分类体系又密切相关。以上即是玛丽·道格拉斯关于“洁”与“不洁”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从宗教研究的兴趣而得出的理论成果,为后面“格/群”文化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玛丽·道格拉斯受结构语言学家巴兹尔·伯恩斯坦的启发,以“格”、“群”两个向度划分社会类型。所谓的“格”,即某种分类体系的范围和一致联结;所谓的“群”,即社会群体内部成员间的压力。由“格”、“群”两个向度组成四个社会类型,分别是强格强群社会类型、强格弱群社会类型、弱格强群社会类型、弱格弱群社会类型。在强格强群社会类型中,对个人实行强有力的社会控制且倾向于高度的仪式化。这种社会可称为‘仪式主义’的社会,具有相当细致的宗教仪式(包括巫术)为宇宙论的不同准则确定界线,亦具有丰富的和密集的象征并由此确定了罪与圣礼仪式的拯救。在强格弱群社会类型中,在群体认同和社会约束都比较弱,形成的仪式往往服务于个人的目标。这种社会类型又分为“大人物”和“追随者”两种类型。在弱格强群社会类型中,具有较强的群体认同倾向,将归属于群体看作获得了拯救;此类社会强调‘我们-他们’的两极,把外在于任何可理解的秩序之外的人或群体都看作邪恶的。宗教仪式常常用于自我净化,往往着重于‘神迷’体验的个人表述,并重演群体的形成。在弱格弱群社会类型中,群体的认同观念较虚弱,社会团体的组成也是可变动的和有伸缩性的,也缺乏明晰的个人角色规范。在中国原有宗教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本文以“格”、“群”两个向度对中国的宗教类型划分做出新的尝试。这里的“格”,主要指宗教团体有无与主流社会共享分类体系,即有无与社会拥有同样的价值观和宇宙观。这里的“群”,主要指宗教团体内部给予信徒的压力。以“格”和“群”两个向度同样组成四个象限,组成四种宗教类型,分别是:强群强格宗教类型、强群弱格宗教类型、弱群强格宗教类型、弱群弱格宗教类型。在强群强格宗教类型中,宗教倾向于高度的仪式化,个体在其中被牢牢地控制住。这种宗教类型具有丰富的宇宙论哲学,以用来支撑它一系列的仪式和控制手段。另外,这些宗教把物质和精神上的世界看作是混合的。在强群弱格宗教类型中,强群弱格宗教不与社会共享公共分类体系。它是一种“小群体”类型的宗教类型。在这种宗教类型中,成员的群体认同强,彼此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此种宗教类型的成员经常自称“我们”,而将该宗教团体外的人称为“他们”,形成二元世界观模式。在弱群强格宗教类型中,这种类型的宗教与主流社会分享共同的分类体系,但群体内部的压力弱,认同倾向也弱。这种类型的宗教大多是“大人物”和“追随者”类型的宗教。在这种宗教类型中,要么人们崇拜神仙等,要么崇拜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在弱群弱格宗教类型中,宗教团体内部群众的认同观念很弱,其成员的组成不是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可伸缩性。在这样的宗教类型中,缺乏统一的仪式规范,虽然其中仪式可能会相当地丰富。在宇宙观上,在这种宗教类型中,神灵在数目上可任意增减,而不像其他宗教类型中那样,供奉“主神”或“大人物”。从对中国宗教类型划分的尝试可以看出,“格/群”文化理论无论是作为一种理论成果,还是一种分析工具,都对社会科学学界作出了不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