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iR-143、133b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ER、bcl-2蛋白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34例正常宫颈组织及66例宫颈癌中 miR-143、133b的表达,分析miR-143在维、汉民族间的表达水平及miR-143、133b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慢性宫颈炎、30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70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及80例宫颈癌组织中ER和bcl-2蛋白,分析bcl-2和ER蛋白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miR-143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存在维、汉民族间的表达差异(P>0.05);miR-14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肿块直径大小相关,与年龄、肿瘤浸润深度、宫旁浸润、FIGO分期,组织类型及病理分级无关。与正常宫颈组比较,miR-133b在宫颈癌组表达明显增高,miR-133b表达与宫旁浸润相关,与宫颈癌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不相关。bcl-2在宫颈鳞癌组中阳性率为75.38%,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其表达率逐渐增高(X2=27.715,P<0.01),与宫颈鳞癌病理分级相关(X2=4.862,P=0.027),与肿瘤组织类型无关(P=0.500);ER在慢性宫颈炎组中阳性率为7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其表达率逐渐降低(X2=24.266,P<0.01),与肿瘤组织类型及病理分级无关;CINⅡ~Ⅲ组中ER与bcl-2蛋白表达存在相关(r=0.506,P<0.01),其余组中无相关关系。 结论:miR-143的下调、miR-133b的上调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在宫颈病变的进展中,ER和bcl-2表达呈相反趋势,在CINⅡ~Ⅲ组中有相关性,联合表达阳性可能是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