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TRAIL对CD8+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m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重组可溶性小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干预治疗免疫介导的SAA模型小鼠,观察其对SAA小鼠模型疗效;探索并建立CD8+T细胞体外刺激培养体系,分析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中TRAIL对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SAA免疫发病机理的进一步完善及开辟新的靶点治疗SAA提供基础理论。方法第一部分:建立免疫介导的SAA小鼠模型,用重组可溶性小鼠TRAIL腹腔注射干预治疗,分正常小鼠组,SAA模型组,TRAIL治疗SAA模型组,于造模第17天收获小鼠,比较观察各组小鼠右侧股骨骨髓增生程度、外周血象及骨髓细胞计数;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浆IL-2、IL-12、TNF-a、IFN-γ的表达水平。第二部分:建立免疫介导的SAA小鼠模型,取SAA小鼠的骨髓细胞,免疫磁珠分选出纯化小鼠骨髓CD8+细胞,应用抗小鼠CD3/抗小鼠CD28单抗及重组小鼠IL-2因子联合刺激体外培养CD8+细胞。分medium组,CD3/CD28刺激组,CD3/CD28+重组小鼠TRAIL干预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SAA模型小鼠骨髓中CD8+T细胞表面功能分子CD25表达水平及CD8+T细胞的凋亡情况。第三部分:取SAA患者的骨髓细胞,免疫磁珠分选出纯化SAA患者骨髓CD8+T细胞,应用抗人CD3/抗人CD28单抗及重组人IL-2联合刺激体外培养CD8+T细胞。分medium组,CD3/CD28刺激组,CD3/CD28+重组人TRAIL干预组体外培养,FCM法检测各组培养CD8+T细胞的CD69,HLA-DR,CD25等功能活化分子表达水平,穿孔素、颗粒酶表达水平,磷酸化ZAP70分子表达水平,凋亡水平。ELISA法测定各组培养上清中IL-2、IL-12、TNF-a、IFN-γ浓度。结果第一部分:1,正常对照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90%,SAA模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20%,TRAIL治疗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40%)。2,正常对照小鼠组外周血WBC,PLT,RBC分别为(4.49±0.60)×109/L、(585.4±23.8)×109/L、(9.76±0.21)×1012/L。SAA模型小鼠组分别为(0.24±0.06)×109/L、(49.4±14.34)×109/L、(4.74±0.67)×1012/L。TRAIL治疗小鼠组分别为(0.6±0.05)×109/L、(163.1±43.9)×109/L、(6.07±0.53)×1012/L。TRAIL治疗组外周血WBC,PLT,RBC数明显高于SAA模型小鼠组(P值均<0.001)。3,正常对照小鼠组、SAA模型小鼠组、TRAIL治疗组骨髓细胞计数分别为(6.185±0.3188)×107/L、(2.03±0.1317)×107/L、(2.994±0.1151)×107/L。TRAIL治疗组骨髓细胞计数明显高于SAA模型小鼠组(P<0.0001)。4,SAA模型小鼠组外周血浆IFN-γ,TNF-α,IL-2,IL-12浓度分别为(41.79±0.7982)pg/ml、(141.8±7.429)pg/ml,(25.5±0.5597)pg/ml,(90.04±2.452)pg/ml。TRAIL治疗组浓度分别为(29.52±0.7205)pg/ml、(85.93±2.781)pg/ml,(18.52±0.807)pg/ml,(77.92±1.89)pg/ml,TRAIL治疗组IFN-γ,TNF-α,IL-2,IL-12浓度明显低于SAA模型组(P均<0.01)。第二部分:1,SAA模型鼠骨髓CD8+细胞培养中CD3/CD28刺激培养组CD8+T细胞的CD25分子表达率为(18.43±1.892)%,CD3/CD28+TRAIL干预组为(6.94±0.31)%,medium组为(0.52±0.11)%。CD3/CD28刺激培养组明显高于CD3/CD28+TRAIL干预组(P<0.001)。2,CD3/CD28刺激培养组CD8+T细胞的凋亡率为(16.80±1.10)%,CD3/CD28+TRAIL干预组为(16.78±1.35)%,medium组为(0.21±0.006)%。CD3/CD28刺激培养组与CD3/CD28+TRAIL干预组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9817)。第三部分:1,SAA患者骨髓CD8+细胞培养中anti-CD3/CD28刺激培养组CD8+T细胞的CD69,HLA-DR,CD25分子表达率分别为(40.8±1.68)%、(71.55±1.99)%、(50.9±3.06)%。CD3/CD28+TRAIL干预组分别为(30.2±1.78)%、(59.33±2.27)%、(39.05±3.18)%。CD3/CD28刺激培养组明显高于CD3/CD28+TRAIL干预组(P均<0.01)。2,CD3/CD28刺激培养组CD8+细胞的凋亡率为(30.78±1.33)%,CD3/CD28+TRAIL干预组为(30.18±1.51)%,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4827)。3,CD3/CD28刺激培养组CD8+T细胞的穿孔素表达率(28.42±1.71)%,明显高于CD3/CD28+TRAIL干预组(15.53±2.29)%,(P<0.0001)。4,CD3/CD28刺激培养组CD8+T细胞的颗粒酶平均荧光强度(8465±211.6)%明显高于CD3/CD28+TRAIL干预组(7722±74.99)%,(P<0.0001)。5,CD3/CD28刺激培养组CD8+T细胞的p-ZAP70分子表达平均荧光强度(418800±16140)明显高于CD3/CD28+TRAIL干预组(302200±9796),(P<0.0001)。6,CD3/CD28刺激组骨髓CD8+T细胞培养上清IFN-γ,TNF-α,IL-2,IL-12浓度分别为(447.7±26.61)pg/ml、(1126±40.4)pg/ml、(2434±259.5)pg/ml、(1020±54.32)pg/ml。anti-CD3/CD28+TRAIL干预组浓度分别为(281.4±21.82)pg/ml、(641.7±26.1)pg/ml、(1499±130.8)pg/ml、(768.7±28.46)pg/ml。CD3/CD28+TRAIL干预组明显低于anti-CD3/CD28刺激组(P均<0.01)。结论1,建立免疫介导SAA小鼠模型成功。与SAA模型组相比,TRAIL治疗SAA小鼠组外周血细胞及骨髓细胞数均有明显升高,TRAIL治疗SAA小鼠组血浆中IL-2、IL-12、TNF-a、IFN-γ水平较SAA模型组减低,提示重组小鼠TRAIL因子可以减轻SAA小鼠的炎症反应程度,且对再障小鼠的血象和骨髓象恢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体外扩增培养小鼠骨髓CD8+T细胞需加入anti-CD3/CD28单抗刺激。TRAIL因子可在体外下调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中CD8+T细胞表面CD25的表达,从而可能对CD8+T细胞功能亢进具有抑制作用,而TRAIL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中CD8+T细胞的凋亡水平并无明显影响。3,细胞体外培养实验中,重组人TRAIL因子在体外对SAA患者CD8+T细胞表面穿孔素和颗粒酶的表达水平有一定的下调作用。能一定程度上抑制CD8+细胞IL-2、IL-12、TNF-a、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对CD8+细胞的磷酸化ZAP70分子的表达水平有抑制作用,但对CD8+细胞的凋亡水平并无明显影响。4,TRAIL在SAA中可下调CD8+T淋巴细胞的ZAP-70分子磷酸化水平,抑制CD8+T淋巴细胞活化,减低其功能活化分子CD69,HLA-DR,CD25的表达水平,从而减少其分泌穿孔素,颗粒酶,IFN-γ,TNF-α,IL-2,IL-12水平。本研究揭示了重组TRAIL很可能是治疗SAA的一种富有前景的新药物,并为此新疗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挤压综合征是指挤压物持续挤压机体后造成不同程度的肌肉损伤,当解除挤压后出现以肌红蛋白尿、高血钾、酸中毒等为特点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其中急性肾损伤是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挤压综合征导致全身应激状态下的肾缺血性改变,同时释放大量的肌红蛋白到血液,随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出现酸性的正铁血红蛋白管型,导致肾小管阻塞并出现毒性反应,最终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挤压综合征的早
背景及研究目的:重症酒精性肝炎(SAH)多发生在酒精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基础上,临床上可出现肝衰竭或失代偿的表现,并发症多,短期病死率高。本研究的目的为:(1)比较不同肝病基础对SAH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不同预后评分对其短期预后评估的优劣;(2)探寻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合并SAH中感染的预测价值;(3)筛选SAH合并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90天预后的主要危险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RA的病因和潜在的分子事件尚不清楚。在此,我们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来识别RA中涉及的关键基因和miRNA。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可以通过多种生物学过程调控RA的发病机制。miR-496已被发现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分子。但其在RA中的作用及机制尚未阐明。[方法]从GEO(G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类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其好发于血管的分叉处及弯曲处,这些部位的血流形式主要是不稳定的湍流,其不规则的血流分布导致血管内壁受到不均一的剪切力,进而影响血管的功能。血管内皮细胞作为血液和血管壁之间的单层细胞,能够感受血流剪切力,当内皮细胞受到高剪切力或者层流的刺激时,相关基因或蛋白的表达会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相反,内皮细胞感受低剪切力或者湍流的刺激时会介导炎症反应,导致动脉粥样
研究目的:杯状细胞是肠道负责分泌黏蛋白和形成肠黏膜层的主要细胞,肠黏膜是抵御肠腔内物理和化学刺激损伤的第一道防线。杯状细胞和黏膜层的缺失或功能障碍与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囊肿性纤维化和粘液性腺癌发生密切相关。其中,微生物、肠黏膜、肠道上皮细胞和肠道免疫系统的相互调控是维持肠道内环境平衡的最重要的因素。然而目前缺乏可供研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体外模型。肠黏膜屏障的破坏是多种肠道疾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
既往我们研究发现,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内毒素急性肺损伤(ALI)中发挥重要内源性保护作用,但作用机制远未阐明。内质网应激(ERS)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是参与肺损伤发病的重要环节,而HO-1对肺损伤时ERS调控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主要探讨ERS介导的细胞凋亡在HO-1保护内毒素ALI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了探讨HO-1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内质网应激介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我们
目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患者体内恶性克隆细胞增多和细胞免疫耐受。MDS患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免疫调节功能亢进,IL-10、TGF-β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以及高表达免疫检查点蛋白(ICP,如PD-1、TIM3、CTLA-4等)均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耐受。PD-1和
目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和血管周围炎症是促肺动脉高压(PAH)疾病发展的关键因素。PAH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PASMCs过度增殖引起肺血管重构,缺氧是造成PAH的主要诱因。目前PAH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是许多病理生理过程的关键调节因子,包括但不限于细胞功能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以及血管生成。关于lnc RNA异常表达水平与PAH发生发展关系的深入的机制研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引发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泡沫细胞作为AS病变形成的重要病理标志,广泛存在于病变的各个阶段,在AS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是泡沫细胞的重要来源,但其形成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新近研究显示,转录因子c-Fos(FBJ o
目的 观察化痰祛湿活血方对油酸诱导的脂肪变HepG2.2.15细胞LXRα/SREBP-1c/FAS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对恩替卡韦抗病毒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脂肪变HepG2.2.15细胞分为6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联合组、激动剂组、激动剂+联合组。模型组加入空白组大鼠血清,西药组、中药组、联合组分别加入各组含药血清,激动剂组加入LXRs激动剂,激动剂组+联合组加入LXRs激动剂及联合组大鼠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