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科马克·麦卡锡(1933-)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通过描述《老无所依》中老兵们的遭遇,麦卡锡向读者呈现了战争创伤对人类心灵的无情肆虐。“战争”扩展了“创伤”的深层含义。其社会意义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创伤实质和意义的理解。本文基于创伤理论,结合相关历史和社会背景,探讨小说《老无所依》中的战争创伤的深层意义和实质。首先,论文分析以警长贝尔为代表的二战亲历者由于战争强迫性的重现产生的罪恶感。通过分析贝尔对授予勋章的羞耻感和对做死刑见证人的排斥感,本部分认为,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创伤记忆不仅是个人记忆,也是人类对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集体记忆。其次,论文关注以退伍老兵摩斯为代表的越战亲历者认同感的迷失。得不到公众的尊重和社会的接纳,摩斯最终失去了获取认同感的基础。本部分认为,战争对个人和集体造成的影响是长远的。创伤事件会瓦解、改变人的意识、记忆、认同感以及社会关系,在个体层面上,创伤是一种私密的体验,但在集体层面上,创伤缓慢地破坏组织联系、价值观和固定的社会关系。最后,论文探讨以杀手齐格为代表的战争亲历者的认识错乱。战争摧残了齐格的人性,瓦解了齐格的信仰,他忽视仁慈和自我价值。齐格的创伤经历造成他在认识上的错乱。这种缺乏联系的世界观分离了事实和价值,导致了齐格对现实的背离。通过在《老无所依》中再现老兵们的战争创伤,麦卡锡旨在唤起人们对人性的关注。《老无所依》表达了麦卡锡对美国社会回归和平的向往,体现了麦卡锡的反战思想。总之,战争让人产生恐惧并扭曲人性,战争给个人和人类造成的心理创伤是无法完全治愈的。社会的和谐运转离不开正义和关爱。生活在和平、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中是人类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