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蓝状菌(Talaromycesflavus)几丁质酶的纯化、特性和抗菌活性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ther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是以黄蓝状为供试菌株进行了几丁质酶纯化、特性和抗菌活性的研究,为阐明其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机制,有效利用几丁质酶和几丁质酶基因克隆奠定基础.黄蓝状菌在SMCS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200r/min,27.5℃)上培养13天,诱导产生大量的几丁质酶.培养滤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Fast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Phenyl-SepharoseFastFlow疏水层析、SephacrylS-100分子筛层得到了凝胶电泳(Sds-page)谱带单一的四种几丁质酶(E1、E2、E3、E4),A其分子量分别为:41KD、32KD、53KD和112KD.该研究只对E1、E2、E3的基本性质及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该研究纯化的几丁质酶与Lorito等纯化的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几丁质酶、Pietro等纯化胶枝菌(Gliocladiumvirens)几丁质酶以及张世宏等纯化的粉红聚端孢菌(Trichotheciumroseum)几丁质酶的抗菌活性基本一致,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