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与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冠脉介入术后心肌再灌注不良的关系。方法(1)入选首次发作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于12小时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患者143例(其中男性113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7.80±11.35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及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sum STR)将STEMI患者分为心肌灌注良好组(sum STR≥50%或TMP 2~3级)和心肌灌注不良组(sum STR<50%且TMP 0~1级),并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至球囊开通时间、入院时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以及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进行比较分析。(2)采集71例STEMI患者(其中心肌灌注良好者50例,心肌灌注不良者21例)入院时的静脉血,利用流式细胞仪测量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以及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 A)水平,利用化学比色法测量患者血清中的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以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及未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健康查体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PLA、PNA、PMA、PLy A以及MDA、SOD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1)与心肌灌注良好组相比,心肌灌注不良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P=0.001)、中性粒细胞比例(P=0.001)及高敏C反应蛋白(P<0.001)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比例是影响直接PCI患者心电图sum ST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3)与SAP组和对照组相比,STEMI组的PLA、PNA、PMA、MDA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STEMI组的PLy A、SOD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与SAP患者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4)与心肌灌注良好组相比,心肌灌注不良组的PLA(P=0.036)、PNA(P=0.035)、PMA(P=0.047)、MDA(P=0.023)水平均明显较高,而PLy A、SOD水平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1)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与患者直接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有关。(2)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是心肌灌注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患者病情越严重,体内PLA、PNA、PMA指标及MDA水平升高越明显。患者入院时PLA、PNA、PMA指标及MDA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有关。(4)STEMI心肌灌注不良患者PLA、PNA、PMA、MDA水平明显升高,说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与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