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AMI)作为最常见的抗抑郁药物之一,在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具有复杂的药理机制以及多种不良反应,其中以心血管系统最为常见,过量摄入阿米替林的死亡机制主要为心脏毒性,但阿米替林的心脏毒性机制仍不清楚。钙离子在生物体内,尤其是心肌细胞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它与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不良反应密切相关。钙离子的调节机制也十分复杂,多种钙调蛋白通过不同的方式调节钙离子,而这些钙调蛋白之间也有相互作用。现今已有部分报道研究了阿米替林对钾离子通道和钠离子通道的作用,但其对于钙离子通道以及钙调蛋白的作用却仍未探明,且阿米替林心脏毒性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临床改变上。因此,针对阿米替林的心脏毒性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通过iTRAQ技术已经在阿米替林中毒的体内实验中筛选出包括部分钙调蛋白在内的导致心肌损伤的差异蛋白,说明其心肌毒性与钙离子相关,阿米替林可能影响了钙调蛋白的表达。本研究基于已有的实验结果,建立原代培养心肌细胞阿米替林染毒模型,验证前期与阿米替林中毒心脏毒性相关的差异性钙调蛋白的表达,探讨阿米替林中毒的心脏毒性机制。(1)建立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阿米替林染毒模型,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2)验证阿米替林中毒心脏毒性相关的差异性钙调蛋白,测定阿米替林对大鼠心肌细胞钙调蛋白及钙稳态的影响;(3)探索阿米替林中毒心脏毒性的机制。[方法](1)建立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阿米替林染毒模型: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接种至培养皿,培养至第4天进行实验操作。设置0.1、1、10、100μM不同浓度、2、4、6、8、12、24h不同作用时间的分组,利用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利用CCK-8法检测AMI染毒的毒性效果,构建心肌细胞AMI染毒模型。(2)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中钙调蛋白表达量的改变: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根据建立好的心肌细胞AMI染毒模型对心肌细胞进行染毒操作,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中钙调蛋白RyR2、NCX1、Casq2和Camk2d的总蛋白量。(3)观察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稳态变化: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根据建立好的心肌细胞AMI染毒模型对心肌细胞进行染毒操作。利用Fluo-3标记钙离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MI染毒组和空白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内钙浓度的改变以及钙震荡模式的变化。[结果](1)AMI染毒引起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表现为细胞缩小,伪足变细、胞质内空泡形成,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发生改变;(2)根据CCK-8的检测结果,100μM AMI染毒在各个检测时间点内使心肌细胞存活率低于50%,其余浓度组8h后心肌细胞存活率与时间成反比,由此建立了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AMI染毒模型;(3)AMI染毒使RyR2在0.1μM浓度组表达量上调,1μM及10μM组表达量下调;NCX1在0.1μM组蛋白表达量下调;Casq2在0.1μM组蛋白表达量下调,1μM和10μM组蛋白表达量上调;(4)AMI染毒使钙离子的振荡振幅明显增大,峰值增大,振荡频率加快,震荡模式相对不稳定,平均荧光强度增加。[结论](1)AMI作用于心肌细胞8h后其毒性作用和染毒时间之间存在时效关系,8h前大部分染毒时间组的细胞存活率与空白组细胞存活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AMI的染毒模型为0.1、1、10μM浓度组,染毒作用时间为8h;(2)AMI染毒在体内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中,影响目的钙调蛋白表达趋势相同。与AMI染毒的浓度有一定关系;(3)AMI染毒可以提高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这可能是目的钙调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相反地,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也可能影响了目的钙调蛋白的功能,从而增加了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性,这可能是AMI中毒和心脏毒性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