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翻译成采的讨论,包括翻译的实质、功能、标准和技巧,却很少有人涉及翻译的过程。即使有专家学者致力于翻译过程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方向也主要集中于文学翻译,对实用文体如新闻的翻译则鲜有人触及。因此,作为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新闻翻译的研究目前仍然停留在通过翻译成果对语言和文体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对翻译技巧的讨论,却无人从翻译的过程方面对译者的心理进行探究,深层次地阐述心理机制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结果的影响。本文作者结合在江苏电视台英语新闻节目做笔译的经验和实例,联系Roger T.Bell在1991年提出的翻译模式,对心理机制在新闻翻译过程中的运作和作用进行尝试性的探究,讨论该模式在新闻翻译中的实用性和特殊性,以期为提高新闻翻译的质量和对未来相关研究方向提出可行的建议。 本文首先对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这一认知心理学的核心理论进行阐释,然后重点介绍Roger T.Bell提出的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翻译模式,对译者从阅读原文接受原始信息到写出译文产生翻译成果的过程进行尝试性的阐述。由于Bell的翻译模式主要是针对文学翻译而形成的,对于它在实用文体的应用则未曾验证,因此本文将结合实例对这一翻译模式在新闻翻译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分析翻译过程中心理机制的运作,验证该翻译模式在新闻翻译中的实用性,并探究其运作的特殊性。 全文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全文的综述,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回顾了其他专家学者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假设和可望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对信息加工这一概念进行阐释,讨论信息加工的程序,解释了信息加工过程中涉及的‘knowledge’‘conceptual categories’以及‘schema’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了Roger T.Bell提出的翻译过程的模式,这一模式是建立在信息处理理论基础上的。本文对该模式的各组成部分以及运作过程一一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从新闻翻译的角度,以Roger T.Bell的翻译模式,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进行进一步阐述翻译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对翻译结果的作用和影响,并借此验证此翻译模式在新闻翻译中的可行性。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通过以上几部分的研究发现Bell的翻译模式在新闻翻译中是可行的,其大部分运作适用于新闻翻译,而同时也具备起特殊性。首先,Bell的翻译模式更适用于段落或短文的翻译,在新闻翻译中则表现为适用于标题和导语;由于新闻文体及语言的规范性和结构性,该翻译模式中的“语用分析”(Pragmatic Analysis)所起作用不大;此外,该模式更为强调句子的翻译,而对于篇章结构以及段落安排涉及不多。因此,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出对以后此方面研究的两点建议:建立一个关于新闻翻译的总体信息框架,并对翻译模式中的“概念组织者”(IdeaOrganizer)的作用进行深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