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编辑、中高等院校教师为主要成员的“中华地学会”,于1931年在上海成立,1936年停止活动。中华地学会在短短的五年间,共出版了二卷八期《地学季刊》以及《地学丛刊》,学会成员在会刊上发表了上百篇地理学论文,在当时的国内地理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学会在地理研究、地理教育方面做出了相当的成绩,并首先在国内学界倡导运用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研究地理学,其研究体现出传统与创新这两个特点。但目前,学术界对该学会的研究为数不多。
本文通过对现存中华地学会的材料、会员供职学校的校史材料、同时代其他学会刊物以及相关回忆录等文献档案进行整理,力图复原中华地学会的活动、工作情况,以及学会在地理学及地理教育上所取得的成绩。
中华地学会主要由大中院校师生和书局编辑组成,其中大多数人的研究方向是人文地理与地理教育;中华地学会会员也涉足自然地理论著的翻译、整理工作,但这一项活动并不是学会学术成果的主流。集中体现中华地学会学术成果的是学会会刊《地学季刊》,在同时代的其他地理学杂志,也有学会主要成员撰写的文章。
在地理教育方面,中华地学会的主要成员从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到教育器材器具,都有详尽的论述。由于学会会员与师范教育多有联系,他们在中小学地理教育问题上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能够做到切合实际的需求。
在地理学术问题的成就方面,引进国外地理学基础理论以及人文地理学理论,是中华地学会最大的成就。其中,尤以率先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主要是唯物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引入地理学,为学会成果中引人注目之处。但毋庸讳言,由于时代的局限,学会在引进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问题,其中,对前苏联“左倾”经济地理学说的引进,是当时引进活动中存在的瑕疵。
最后,本文还试图从文化史的角度,为中华地学会的一些学术活动勾勒出时代背景,并梳理出合理的缘由,进而分析中华地学会主要成员的思想历程,给予合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