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绿茶的特性是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而且最近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据统计,2003年,我国茶叶出口数量为25.99万吨,其中绿茶出口18.17万吨,占我国三大出口茶类的69.91%。虽然世界绿茶消费日渐趋增,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增长较快,但是由于我国部分珠茶、眉茶汤色黄褐,香味带烟焦,发达国家中新兴的绿茶消费者不接受这种产品。而蒸青绿茶汤色较绿明,香味较清鲜,正好迎合了这股绿茶消费的潮流。从目前情况看,这股潮流有日益增长的趋势,加之全程连续自动化生产,从生产到出口周期短,因此,蒸青绿茶今后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国际绿茶市场中的主流产品。 蒸青绿茶的生产和销售主要集中在日本,由于日本自产量不足,就向我国进口蒸青茶,大多以日方提供成套作业机,我方提供厂房和鲜叶的方式联合生产,再由日方包销。以浙江省为例,现有蒸青茶生产线超过40条(含最近国内生产的机组)每条年产量200-250吨,总产量约8000吨,目前除出口日本外,还销往韩、德、法、美等国。就全国而言,生产线有100多条,分布在江苏、湖北、安徽、福建、江西等省。目前四川地区已有三条正式投产的日本蒸青生产线,生产的蒸青绿茶基本也是销往日本,重庆市于2004年4月27日,引进了一套日本蒸青生产线。但是其生产的蒸青茶与四川地区用中小叶种生产的蒸青绿茶相比存在着茶叶色泽偏黄、偏黑,条索不紧、不直,断碎较多的问题,只能通过卖给其他企业拼配后才能出口。如何解决重庆地区蒸青绿茶的品质问题将是本试验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本试验通过四川、重庆两地蒸青生产线工艺参数的对比再结合两地蒸青成品茶的生化内含成分分析,可以得出两地蒸青生产线存在的差异,再通过控制方式来研究整个蒸青生产线,蒸青生产线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随时间而改变设定值的时序控制。着重比较四川、重庆两地蒸青生产线的蒸汽杀青时间、精揉机的重锤加压时间等。二是参数控制。主要比较四川、重庆两地蒸青生产线的关键含水率,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决定成品茶的几个关键点都与茶叶含水率有关,在失水过程中,恒率期向降率期转变的临界点,外形急剧收缩都有与之对应的茶叶含水率关键点,找出这些关键含水率就可以确定那些工艺是关键工艺。三是条件控制。根据各种物性情报的反馈信息来控制制茶条件,就可以期待品质的大幅度提高,即达到适应原料性质的最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