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胶州湾大沽河河口区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C/N比值、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和三维荧光组分相对比值,基于碳同位素二元混合模型研究海、陆源对河口区沉积物DOM的相对贡献率;同时,基于δ13C值和三维荧光组分相对比值分别建立IsoSource模型,对河口区沉积物DOM的主要陆源相对贡献率进行定量评估,以期为研究河口区碳循环提供重要参考,并且为合理安排河口区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大沽河河口区沉积物DOM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中,DOM含量、C/N比值、δ13C值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其中,林地和养殖池的高DOM含量与林地的高腐殖化程度及养殖池的高密度投饵有关;林地土壤的高C/N比值与其地表植被凋落物的高含碳量密切相关,而其它土地类型的C/N比值较低主要受高人为施氮量的影响;城镇用地、工业用地的δ13C值偏负,这与δ13C值偏负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输入相关。(2)大沽河河口区沉积物中DOM含量在入海口(R6样点)达到最高值,而其它样点间的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这与河流搬运、潮汐作用、土壤含盐量以及不同样点周边的主要土地类型及人类活动有关;C/N变化范围在5.15-10.01之间,说明沉积物DOM属于海陆混源物质,且C/N比值愈高,陆源输入的有机质成分就愈大;δ13C值处于-25‰-21‰之间,并且呈现出离海愈近,其值愈正受海洋影响越大的规律。R5点位的δ13C值突然减小,与该区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输入有关。(3)在大沽河河口区沉积物和主要陆源DOM五大荧光组分中,类酪氨酸,类色氨酸,类富里酸的比例较高,高于类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和类腐殖酸。(4)大沽河河口区沉积物DOM表现出明显的海陆混源特征,但不同样点的优势源不同。整体来看,陆源输入从内陆向近海沿岸逐渐减弱,而海源输入逐渐增强。土地类型、地表径流及潮汐等是影响海、陆源相对贡献率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5)基于同位素建立的IsoSource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沽河河口区沉积物DOM表现出明显的混合源特征,而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河口区沉积物DOM以养殖池单一来源为主。因此,基于同位素分析法,本文讨论了大沽河河口区沉积物DOM距海不同距离下的来源,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大沽河河口区沉积物DOM来源包含多种陆源,且在不同点位,各陆源相对贡献率有明显的空间差别;2)在所选取的5种主要陆源中,养殖池和工业用地在大多数点位的贡献率均较大,是大沽河河口区DOM的重要陆源,并且养殖池的贡献率总体呈向海性增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