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权限冲突解决途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llg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执法权限冲突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并不鲜见。我国常见解决方法是调整行政执法手段和设立综合执法的主体来避免冲突。城管最早的出现,也是为了解决上世纪90年代,行政执法主体在权限上的重叠、冲突而诞生的,而调整执法手段和执法主体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权限冲突问题。我国解决行政权限冲突的法律途径——行政系统内部裁处和“法律解释”途径都因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可实行的程序规范而未发挥良好的作用,通过行政诉讼解决行政执法权限冲突有严格的限制。在考察各国的行政权限冲突解决方法基础上,结合我国形成执法权限冲突的特殊原因,从我国宪政体制对权力的配置入手,本论文试图探讨行政执法权限冲突究竟如何能得到合理的解决。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行政权、行政职权、行政权限的联系与区别入手,简明的说明了本文的探讨对象——行政执法权限的含义与特征。接着叙述了目前行政执法权限冲突的表现形式,分析行政执法权限产生的背后原因以及解决权限冲突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现行的解决权限冲突的四类途径,着重阐述了传统上通过改变执法手段,调整执法主体来避免权限冲突的方法,以及行政协调和由法院报国务院裁决的情形。在对我国现行解决途径的简介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技术层面探讨了现行各种途径存在的弊端。第三部分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了西方国家解决行政执法权限冲突的途径,分析了各国的宪政“分权”设计上的不同,给各国行政执法权限冲突解决途径带来的深刻影响,试图从权力配置对解决途径作用的考察,能对我国解决行政权限冲突有借鉴意义。本文的第四部分则是立足于我国的现行权力配置状况,对解决行政权限冲突的预防机制和裁决机制的完善进行探讨。在阐述预防机制中,从行使行政权的界限出发,确立职权法定原则,针对产生权限冲突的原因,主张减少法律冲突,对行政主体的设置增加原则性的规范。在裁处机制中,在考察“分权”这一基础上,我国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现行状况,主张在司法权介入行政权限冲突应持必要而谨慎的态度,同时,从主体、方式、程序三个方面探讨了解决行政执法权限冲突的完善之道。
其他文献
当一个涉外民商事案件依据我国冲突规范的指引确定外国法作为准据法,并且在排除了诸如反致、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等种种阻碍之后,仍然需要适用某一外国法,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应
立法规划,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在一定政策与原则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方式、程序与技术,对立法的进程进行的系统安排与设计。立法规划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或立法过
高校治理结构包括外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方面,应正视大学自治这一学术传统与国际惯例,努力为高校拓展办学的自主空间,以立法规制政府干预力度。在内部治理方
当前,我国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法官司法礼仪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法院文化建设中,对司法礼仪作文化比较视角上的解读是研究法官司法礼仪的前提与基础。司法仪式是符号化的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历史发展特点及高等教育历程并结合同济大学自身历史,将同济大学1907至2007年的百年历程划分为1949年前,1949年到1976年,1976年至2007年三个阶段进行研究。通过
司法公正是法律永恒的内容。法律甚至可以说是为公正所生,法律若无公正可言,便是徒然。刑事司法一方面要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另一方面也要以公正的方式实现其金明犯罪、追究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是经济法宗旨和本质的具体体现,是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重要标志,其对经济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运作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
《行政诉讼法》自颁布以来举步维艰,法院和当事人在制度表达和司法实践相互偏离的夹缝中寻求"变通",找到了更符合中国司法国情的"协同行政诉讼模式"。"协同诉讼"重新诠释诉讼
行政复议制度作为一种专门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实践运行中效果并不理想,未能实现其价值。这主要源于我国对行政复议制度的定位不准确,没有从行政复议本身性质入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6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