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凭借声音的动感造型,使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感应,诱发联想。同时它能活跃人的形象思维.,激活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中小学阶段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有益于儿童创造性潜能的开发。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创造性方面的价值,早已引起众多音乐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越来越成为广大基础音乐教育者的共识,而且就世界范围而言,音乐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更是十分重视这一点,特别是在美国的音乐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是其音乐教育的主题。在实施这一主题的教育过程中,美国没有局限于本土的音乐教育模式,而是大胆吸取外来的如“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法,并在使用过程中结合了本国的实际,逐步兼容、消化,最终形成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在此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接纳、吸收、兼容和消化外来先进音乐教学法,用之服务于我国的素质教育,并在实践中努力创造出适合我们自己的更新、更好的音乐教学方法来。在我国以往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缺乏应有的关注,至使这方面价值未能得到有效的体现,这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国新《音乐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指出了超音乐的教育目的,那就是“21世纪音乐教育更加注重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其教学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这些新的音乐价值观和教学理念构成了当代音乐教育的新观念。他不仅转变了传统音乐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侧重点,也促进了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那么,如何切实地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呢?这里我们做了具体的方法探析,这些方法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强调通过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来加强音乐体验,开发创造性音乐潜能。实践证明让学生在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并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创造性”教学是发挥中小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重要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这种教学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培养创造性”纳入音乐教育之中,使其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题,将会使我国音乐教育得到重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