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时期明末清初尺牍总集编选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随着刻书业的迅猛发展与市民阅读需求的与日俱增,各体文学选本得以大量编刊,改变了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形式。康熙时期编选的十余部明末清初尺牍总集,是明清时期当代尺牍文学最早的批评实践。第一章总述明末清初尺牍总集的编选语境:(一)历史背景。(二)编选者及其团队。编选者多为有名刻书家或科场失意文人,并且总集的编选还倚赖一个编选团队。(三)编选动机。存人存史与营利谋生构成其主要动机。第二章从整体上探讨明末清初尺牍总集的编选活动:(一)方式标准。编选者穷搜博采,并通过“征启”和邮寄的方式征稿。标准为新鲜、珍奇,且应当出自当代名公巨卿之手。(二)分类体例。尺牍总集分类颇有困难,然亦有必要性。分类系统并非基于逻辑层面的划分,而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的实用性分类。(三)删改情况。主要包括删除套谈、修订讹误与改编正文。第三章考察明末清初尺牍总集选录作品的重要题材,可概括为如下四大板块:(一)文人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应酬;(二)世变语境下的国计民生问题;(三)文学思想与文化观念的论争;(四)尺牍总集所涵盖的其他题材。第四章析论明末清初尺牍总集的文体特征。尺牍总集的文体特征实际上反映了编选者理想尺牍作品艺术旨趣的选择。(一)尺牍的“诗性”特征。编选者更青睐具有“诗性”的日常交际应酬类的尺牍,强调以情为重的抒写与由俗返雅旨趣的表达,也是对明清之际文人身份的表征。(二)尺牍的“著述化”特征。诸如社会历史现象与文学文化问题论争的尺牍表现出鲜明的“著述化”特征。第五章论述康熙时期明末清初尺牍总集的编选及其与清初文学审美旨趣的关联。(一)批判旧选本与确立新典范。(二)总集选家的文体观念。(三)多人评选总集与读者意识。多人共同评选现象在明末清初尺牍总集中表现突出,尺牍文体特有的对话性、评点对尺牍文本的再创造与多人评点,构成了多重对话的空间,充分突出读者意识,也反映了读者新的阅读趣味与市场需求。
其他文献
<正>旅游出差、上下班间隙、工作闲暇,总想看点什么。移动设备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方便和新的体验,让阅读随时随地无处不在。下面介绍一些移动阅读的应用,希望对丰富大家的业余
<正>在时下关于当代艺术的讨论中,有两个不同的当代艺术概念必须澄清。一种是艺术圈中使用的"当代艺术"概念,这种意义上的当代艺术是封闭的甚至具有党派性的概念,主要指某种
《内经》论痹有专篇,其含义是多方面的。作为一种病证,可以泛指一切因邪气痹阻肢体、经络、脏腑所引起的病证。而当前痹证一般多指外邪侵袭肢体经络所致的肢体痹,对脏腑痹的
中国强劲的旅游市场对特产消费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而礼尚外来的传统礼仪也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特产商品的消费市场。但是,中国大部分特产企业都是以作坊式生产发展起来的,普遍
代谢对于癌症至关重要。在癌细胞中,许多代谢通路被重调,以适应癌症的特异需求,或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整合了癌症基因共表达网络和代谢酶网络,以深入探索癌细胞代谢过
为缓解快速城市化造成的物种多样性危机及人地冲突,构建“城市森林”及其他生态景观是近几十年来许多地方普遍采用的方式。城市森林的理念之一是在高密度的人居环境中为物种
X3D室内三维立体场景设计是利用X3D虚拟现实语言的几何节点、背景节点、模型节点、空间变换节点、内联节点以及动态感知节点等,设计出了生动、鲜活、逼真的三维立体室内场景
为探究武南区域重点河流水质的变化规律、驱动因素以及河流治理成效,基于2006~2018年连续水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了4条重点河流(太滆运河、武宜运河、武进港和永安河)水质演变
<正>中国外交要有足够的历史预见性,主动筹划在全球化、公民社会化、科技高速发展条件下的外交理念和模式。
在黄土旱塬区长期试验(1985-1997年)中,选取对照(不施肥,CK)、磷肥(P2O5 60 kg/hm2,P)、氮肥(N 120kg/hm2,N)、氮磷(N,120 kg/hm2,P2O5,60 kg/hm2,NP)、氮磷有机肥(N 120 kg/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