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红外七甲川菁小分子染料MHI148具有能够被多种肿瘤细胞摄取的特性,以近红外荧光吲哚七甲川菁小分子DOTA-MHI148(PC1001)为靶向肿瘤细胞的探针,用放射性核素镥(177Lu)标记DOTA-MHI148,合成荧光-放射性双模态分子探针.探讨其在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模型中的生物分布及显像情况.
方法:以177Lu标记DOTA-MHI148,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标记物的标记率及室温稳定性.建立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模型,采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平面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和近红外荧光成像(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NIFR)研究该分子探针在MCF-7模型中的生物分布及肿瘤显像情况.
结果:177Lu-DOTA-MHI148标记率大于97%,室温放置24h之后,放化纯仍大于95%.生物分布结果显示,注射标记物后,随着时间增加,肿瘤内标记物的分布逐渐增高,在48h分布达到最高.而其他部位标记物浓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平面成像显示,肿瘤部位的放射性分布逐渐增高,在48h时肿瘤显影效果最佳.其他部位的放射性分布则逐渐降低.近红外荧光成像显示,整个成像过程中肿瘤部位的荧光强度始终高于正常部位的荧光强度,且同样在48h时显像效果最佳.
结论:成功制备多模态分子探针177Lu-DOTA-MHI148,该分子探针具有24h以上的稳定性、放化纯>95%、良好的放射性生物学分布,符合放射性标记药物的特点,该探针在MCF-7肿瘤显像初步证实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是一种具有潜在研发和临床转化的肿瘤诊疗一体化的分子探针.
方法:以177Lu标记DOTA-MHI148,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标记物的标记率及室温稳定性.建立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模型,采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平面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和近红外荧光成像(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NIFR)研究该分子探针在MCF-7模型中的生物分布及肿瘤显像情况.
结果:177Lu-DOTA-MHI148标记率大于97%,室温放置24h之后,放化纯仍大于95%.生物分布结果显示,注射标记物后,随着时间增加,肿瘤内标记物的分布逐渐增高,在48h分布达到最高.而其他部位标记物浓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平面成像显示,肿瘤部位的放射性分布逐渐增高,在48h时肿瘤显影效果最佳.其他部位的放射性分布则逐渐降低.近红外荧光成像显示,整个成像过程中肿瘤部位的荧光强度始终高于正常部位的荧光强度,且同样在48h时显像效果最佳.
结论:成功制备多模态分子探针177Lu-DOTA-MHI148,该分子探针具有24h以上的稳定性、放化纯>95%、良好的放射性生物学分布,符合放射性标记药物的特点,该探针在MCF-7肿瘤显像初步证实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是一种具有潜在研发和临床转化的肿瘤诊疗一体化的分子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