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凉山大学彝族文化资源管理专业为个案,以人类学视角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民族高校应通过开办民族文化类应用型专业来系统讲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将其与现代主流文化相结合,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并培养相关管理人才。但由于文化资源管理类专业在国内高等院校中尚无先例,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本文在肯定了该专业开办的意义与必要性的基础上,调查了解专业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追因分析。最后,对彝族文化资源管理专业提出了改进与发展对策,以及在其他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或民族学院适当推广的设想。 论文在前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通过介绍评价现有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另外详细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介绍了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和个案研究的彝族文化背景。通过对文化的基本概念、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阐释,确定了将彝族文化分为物质技术和社会精神两个层次进行分析阐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对彝族文化保存与开发的现状及误区进行简述,从而指出当前彝族文化保存与开发的必要性及开发潜力。文中论述了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指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其文化功能。因此,高等教育要及时承担起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 第二章介绍了凉山大学及彝族文化资源管理专业的概况,指出该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并从政策、理论、社会需求等方面肯定了该专业设置的意义。 第三章对彝族文化资源管理专业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分析。首先在理论上,按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社会系统的整合与发展等高等教育的几大主要功能,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进行分析。从而证明该专业具有高等教育所应具有的主要功能。其次,对比分析其他几所典型民族院校及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从而证明彝族文化资源管理专业确实具有创新性、填补了一定的空白。再次,介绍通过问卷、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对该专业进行实地调查所发现的一系列问题与困境。然后运用功能主义理论进行深层次的追因分析。民族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的矛盾、传统文化保护与市场经济规律的矛盾这两大矛盾是导致如上困境的原因。 第四章对彝族文化资源管理专业的前景进行透视。首先指出中国转型期的种种现状给彝族文化带来挑战与机遇,这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所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要面临的问题。处于该背景下的彝族文化资源管理专业应在思想观念、培养方向、培养方式、师资结构等方面重新定位;改进授课方式、完善教材、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现代实用技能的培养、培养本地专业师资队伍;同时国家应在政策、经费等方面为该专业的顺利开办给予条件保障。最后预期,只要彝族文化资源管理专业坚持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按照教育规律科学管理、教学,努力克服目前的客观条件的限制,该专业可以办出特色、办成精品。而且该专业的办学理念有在其他民族地区高校推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凉山大学在开设彝族文化资源管理专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与教训,其他院校要注意规避。 最后,指出对凉山大学彝族文化资源管理专业的个案研究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由此,呼吁有关部门引起重视,给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