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由于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位于其西南部的镇泾油田石油资源也相当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和开发前景。
本次论文是以岩心观察、测井解释为基础,结合相关地震解释资料,利用“准层序-相分异”模式的等时性对比原则,建立镇泾地区长6段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并在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内,分析研究沉积微相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并且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分析、化验、测试数据和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长6段储层物性,并建立岩电特征、储层物性、沉积微相与含油性等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储层含油性的控制因素,并对研究区域进行储层评价,最终确定有利储集相带,指导油田的下一步勘探开发。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
1、通过对研究区350余口钻井的测井、录井资料的统计分析,认为长6顶界面应划分在长4+5“AC异常段”-“细脖子段”底部,且镇泾区块主体区长6未受到剥蚀;
2、在长6段识别出长61、长62、长63三个准层序,而且这三个准层序既有向上变细的河道型,又有向上变粗的河口坝型,若是河道型,则准层序界面划分在河道底部;若为河口坝型,则准层序界面划分在河口坝顶部。整个研究区域长6段砂体结构包括“二砂一泥型”、“三砂型”、“长7砂型”、“剥蚀/缺失型”四种类型;
3、通过岩心、单井、测井等的分析,确定了目的层长6段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并且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河道间湾,河道砂体摆动性强,改道频繁,位于三角洲前缘较远端沉积,属于“游荡型”三角洲;
4、根据各种化验分析测试结果统计,确定研究区长6段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色、灰绿色的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岩性以细砂岩和中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铸模孔和粒内溶孔。孔隙度分布在0.9%-8.13%之间,平均3.65%。渗透率一般分布在0.12-5.36mD之间,平均为1.33mD,属特低孔超特低渗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呈线性相关,但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0.27,说明长6段储层在成岩期受到了改造。孔隙度-渗透率平面展布特征受控于河道发育范围,其高值区多与河道砂体展布保持一致。综合分析岩性、电性、孔渗性、含油性以及沉积微相的关系表明,水下分流河道内的河道砂坝沉积,孔渗性与含油性最好。沉积微相和物性为影响储层含油性的主要因素,且沉积微相居主导地位,物性为微观因素;
5、通过对岩性、孔隙微观特征的分析研究,结合研究区沉积相分析和物性分析,得出研究区有利储层预测图,并将储层划分为三类。Ⅰ类储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岩性多为中-细砂岩,单层厚度大,一般大于16m,孔隙类型多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孔隙度多>6%,渗透率>1.0mD,储层物性好,产能较高;Ⅱ类储层主要为辫状河道砂体,岩性多为中砂岩、中-细砂岩,砂体很厚,一般大于20m,但粒度较粗,孔隙类型也多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孔隙度多在4%至6%之间,渗透率在0.7mD-1.0mD之间,含油性稍差;Ⅲ类储层:主要为河口坝、天然堤(水上、水下),岩性多为粉-细砂岩,砂体较薄,厚度大约为8-16m,粒度较细,泥岩夹层多,孔渗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产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