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亚氮(N2O)是大气中的重要温室气体,农业土壤排放是N2O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占人为源的52%。土壤N2O排放不仅浪费肥料资源,降低肥料利用率,更主要的是与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相关联。本研究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Rutherglen旱作小麦田和新维尔士州Griffith灌溉玉米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田间试验和模型预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水分、温度、有效C浓度、有效N浓度等主要因素对土壤硝化、反硝化反应中N2O排放的影响,田间土壤N2O排放时空变异及其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减缓土壤N2O排放的措施进行了有效探索,提出了减少土壤N2O排放的技术措施及适用条件,为预测及减缓土壤N2O排放、合理N素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土壤硝化反应速度及反应中N2O排放主要受土壤温度、水分、NH4+浓度的影响。Rutherglen旱地小麦田土壤潜在的硝化反应最大速度为6.67mg/kg·d,硝化反应中N2O最大排放比例为3.03%:随温度由10℃升高30℃,硝化反应速度指数升高,N2O排放总量增加,但N2O排放比例明显降低;NH4+浓度升高可抑制硝化反应的进行,提高硝化反应中N2O排放比例。随水分含量由20%WFPS升高到40%WFPS时硝化反应速度增加到最大,60%WFPS时略有降低。Griffith灌溉玉米地土壤硝化反应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0℃-20℃,适宜水分为40%WFPS-60%WFPS,30℃、20%WFPS时硝化反应速度明显受到抑制。适宜条件下,灌溉玉米地土壤硝化反应速度高于旱地小麦田,反应中N2O排放比例低于旱地小麦田。
2.土壤反硝化反应对N2O排放的贡献受土壤水分含量、有效N浓度、有效C浓度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水分含量由65%WFPS升高到80%WFPS时N2O排放急剧增加。50%WFPS-95%WFPS范围内,反硝化均是N2O产生的主要过程,且随水分含量的增加,反硝化对N2O排放的贡献率增加。有效N浓度增加可显著增加N2O总排放量,反硝化对N2O排放的贡献率及反硝化反应中N2O排放量。有效C对N2O排放的影响与水分含量和有效N浓度有关,加入外源N的基础上,外源C的加入可提高反硝化对N2O排放的贡献率及反硝化中N2O排放量。
3.土壤水分变化和施肥、土壤N转化引起的NH4+/NO3-含量变异是田间土壤N2O排放时空变异的主要原因。Rutherglen旱地小麦田肥料N总损失为2.7%-12.7%,N2O气态损失为0.085%-0.097%,远低于IPCC使用的N2O排放系数(1.25%);水分含量和NO3-含量都较适宜的6月和次年2月是N2O排放的二个高峰期。Griffith灌溉玉米地高温高湿的土壤环境促进了土壤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肥料N总损失为31.5%-36.0%,其中反硝化损失11.7%-11.9%;N2O气态损失0.47%-1.90%,N肥用量增加使N2O排放量及N2O排放系数增加,土壤N2O主要从垄坡中部的施肥点附近排出。
4.WNMM可较好地模拟旱地小麦田土壤水分、NH1+、NO3-的动态,亦可较好地模拟N2O的排放动态,但在土壤水分、温度变化幅度较大的9月10日-10月10日模拟的N2O排放显著大于测定值,还需要对WNMM模型中土壤N2O排放的模拟过程进行修正,提高N2O排放预测的可靠性。
5.提出了运用硝化抑制剂(N-Serve)、通气调节和秸秆还田减缓土壤N2O排放的技术措施及适用条件。硝化抑制剂主要是抑制硝化反应及硝化反应中N2O排放,应优先用于低水分含量土壤;土壤掺砂、通气调节可有效地抑制反硝化及反硝化中N2O排放,主要适用于质地粘重,高水分含量土壤;秸秆直接还田的主要作用在于影响了土壤的C、N循环,从而影响了土壤反硝化及N2O排放,其对N2O排放的影响作用与N肥用量有关,建议在高施肥量或低水分含量条件下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