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殷墟甲骨卜辞是现存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是殷商晚期历史的记载,也是中国语言、文化、历史可追溯的最早源头。通过了解祭祀卜辞中祭祀语言的情况,我们可以比较真实地把握当时社会的面貌。而要了解语言,从动词入手是最好的方法。甲骨文祭祀动词数量多,有自己独有的特点。通过分析祭祀动词及其相关的名词短语、介词短语、副词短语等成分,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祭祀语言的特点,这不但对于研究殷商晚期语言的变化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了解西周金文、春秋战国古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汉语史研究的深化和延展提供了最直接的材料。此外,还为研究商代晚期的祭祀制度、宗教思想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目前该课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尚未有学者对祭祀动词的结构和语义作全面、系统、定性、定量的论述。本文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考察祭祀卜辞中的祭祀动词,根据语法结构与语义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对祭祀动词从形式和语义上作了深入探讨。 本文首先确定所要研究的祭祀动词的数量,根据语法形式和语义相结合的原则对祭祀动词作了分类。甲类动词能带原因宾语,却不能以牲名为受事宾语;乙类、丙类、丁类都不能带原因宾语,乙、丙两类都能带对象宾语。但乙类动词能以牲名为受事;丙类却不能;而丁类是根据位置相同、词相似的系联原则,只能出现在王宾卜辞中的动词,它不能带对象、牲名为宾语。 接着,本文对祭祀动词的动宾结构作了以宾语数量为次序的分类研究。发现单个祭祀动词可以带一个宾语、两个宾语和三个宾语。动宾语义分别可以表示原因、对象、受事、工具、处所等。甲骨文卜辞与后世文献的不同点是,卜辞中非祭祀动词的双宾结构是延续到现在的“给予”式结构,而祭祀动词带双宾的语义却是:(为某事某人)(向祖先某)(用某牲)祭祀中的两项。而且,甲、乙、丙三类动词带宾语的能力不同,即使同一类动词带同一类宾语的能力也不同,所以出现了祭祀动词双宾结构、三宾结构的数量不平衡的现象。本文对其中的原因试着作了探讨。我们还对祭祀动词前的状语、祭祀动词后的补语作了分类分析。祭祀动词前的状语可以表示对象、原因、时间、处所和施事;补语只表示对象、时间和处所.对几个状语或补语成分同现时的语序,也进行了研究。一般来说,时间总是处在离动词较远的地方,而对象则离动词较近:原因则紧跟在动词后面。 我们还从语义结构上分析了祭祀动词与其论元的关系。论元是指与动词发生语义关系的名词短语和介词短语等。我们主要分析了祭祀动词的原因、对象、牲品、时间、空间、施事六个论元。重在揭示其在卜辞中的表现形式和与其他论元的相对位置。在分析时,我们运用了考古学的成果和人类学调研结果来作佐证。 除了对一个祭祀前后的名词短语、介词短语作分析外,我们还对祭祀卜辞中多谓语动词作了研究。多谓语动词的结构多样,而且语义也很复杂.我们仅对那些有确切标志词、或者动词词义比较明确的多谓语句,作了语义关系的分析。多谓语动词间可确定的关系为:并列、先后、兼语式此外我们还对王宾卜辞、卜旬中附祭祖先的卜辞、合祭先王的卜辞作了形式上的分析。王宾卜辞涉及的动词数量多,句式种类复杂,在出组和黄组上呈现出:一,‘明显不同的特点。 总之,祭祀动词很有特点:(1)它们中只有甲类可以直接带原因宾语,不需要用什么介词引导;(2)动词所带的对象宾语为祖先名,不是一般的时人;(3)可直接带牲名宾语,但除了一乙类用牲动词,其他甲、丙两类动词理加上“用”;(4)祭祀的祭者很少出现,等等。臀须 本文运用功能和语义学研究甲骨文语法,是初步的尝试。功能和语义学派强调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研究语言结构,但由于甲骨文祭祀卜辞上下文的缺乏、卜辞语境信息的稀少、当时文化和社会等资料的不足,目前从语用方面对甲骨文语法以及甲骨文祭祀动词结构进行研究,还难以取得预期结果。今后,随着甲骨文数据库的完善,我们可以对不同类别的祭祀动词作更精确的统计、分析、整理;对动词的不同语义论元可作出更细致、更合理的定义和分类。关键词:殷墟甲骨祭祀动词语法形式语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