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但同时环境污染造成的不良影响也逐渐地显现出来。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企业作为污染排放主体,对环境保护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使得有效协调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工作变得异常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专家学者们提出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排污权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有能力节能减排的企业,可以从排污权交易中获益,自然有动力进行节能减排;而没有能力节能减排的企业,则可以通过购买排污权,减小排污成本。不仅排污企业和减排企业都能获益,而且政府能以最低成本达到最好的减排效果。从美国的实践,到欧洲碳排放交易,排污权交易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上海开始排污权交易试水,2001年开始与美国环保协会合作推进不同类型的排污权交易试点,表明中国已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排污权交易模式。然而,排污权交易市场中出现的“零供给”,“灰色交易”,市场不规范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却影响了排污权交易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发挥。如何完善排污权交易的制度安排,有效控制排污权交易成本,提高制度运作效果成为摆在我国环境管理面前的难题。在对排污权交易成本控制相关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对排污权交易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进行分析,假设企业为理性人、市场上最大排污权供给量不大于各企业分得的初始排污权的总和、交易费用随交易量提高而上升、排污权交易存在融资成本、治理污染的成本函数与减排量相关以及政府对排污监管严格且存在惩罚成本等条件,构建排污权交易成本控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提出加强排污权交易成本控制以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建议。在宏观上,能为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使我国的环境在总体上得到改善,并以一个大国形象对全球环境的改良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微观上,通过应用排污权交易成本控制模型使得企业合理地控制成本影响因素,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