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确保农业发展水平稳步增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稳定性。农民问题是农业发展的根结所在,而农民收入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农民增收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社会和政治问题,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深远的意义。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症结是如何转移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已经不单纯是剩余,而是严重剩余。在当前形势下能有效、大量转移和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只有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实现农民增收,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偏多,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的背景下,对于城镇化发展水平如何增加吉林省农民收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本论文中,以吉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系统地阐述了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的理论基础,然后利用数据对吉林省农民收入的发展形式和结构状况进行深度剖析,同时对城镇化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做了界定,并采用全面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对吉林省的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全面地测度,为本文实证分析部分的指标选取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分析了城镇化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城镇化通过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节约大量土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城镇化的发展拉动了农产品市场的有效需求,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正规就业;城镇化发展有助于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最后是实证分析,本文借助EViews5.0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二者的长短期关系进行检验,为了进一步研究城镇化发展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具体影响,本文利用灰色斜率关联度计算得出了城镇化水平的五大因素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度大小。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得到吉林省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增收存在长短期关系的结论,城镇化发展水平每提高一个单位,就会促进农民收入增加1.4127个单位,对于短期内农民收入的22.31%的偏离均衡的部分会得到修正。通过灰色斜率关联度的计算,城镇化的五大类因素对农民收入都具有正向促进关系,五大因素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生活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空间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