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的政治信任问题和群体性事件日益突出,是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重大公共管理问题。其中,政治信任是民众政治心理的核心:群体性事件是当下我国典型的集群行为。本研究将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运用到公共管理领域对政治信任和集群行为的研究中,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情景设计的方法,一方面考察了政治信任的制度-文化归因及其对合作-对抗行为意向的影响;另一方面考察了民众面临的群际威胁通过群体效能和群体愤怒的中介作用影响集群行为意向的双路径模型,以及群体认同对该双路径模型的调节效应。得到了如下结论: 第一,公共政策评价和腐败感知是政治信任的共有前因。 第二,中央政治信任决定于公共政策评价、政治效能、腐败感知、社会信任、政治犬儒主义、权威主义价值观与媒体信任。 第三,本地政治信任决定于公共政策评价、政治效能、腐败感知与权威主义价值观。 第四,政治信任能促进个体的合作行为,抑制对抗行为。 第五,群体效能和群体愤怒均是群际威胁(现实威胁和认同威胁)影响集群行为意向的中介变量。且现实威胁通过群体效能影响集群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强于其通过群体愤怒影响集群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认同威胁通过群体愤怒影响集群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强于其通过群体效能影响集群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 第六,群体认同是群际威胁影响集群行为意向的调节变量,群体认同的调节效应通过群体效能和群体愤怒的中介作用实现。 本研究的意义和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将政治信任的前因和结果整合进同一个理论模型中,并且用实证的方法在中央和地方不同层级的政治信任上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建立民众面临的群际威胁影响集群行为意向的作用路径模型,并从调节变量(群体认同)角度分析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作用模式。最后,应用层面,将政治心理的研究与行为机制的探讨相结合,为公共管理提供了实证研究的支持,从而为政府提高公信力以及预警群体性事件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