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纳森·弗兰岑是美国当代重要作家,代表作《纠正》荣获2001年度美国全国图书奖。他的创作继承了社会小说的批评传统,关注现实问题,表现出鲜明的伦理关怀。现有研究从生态、全球化、金融资本和伦理四个方面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将弗兰岑的五部长篇小说置于历史背景中,对其中的伦理责任主题进行全面研究。在新自由主义时期,美国经济开始转型,由原先国家管控色彩较浓的模式逐渐转向更加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变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频繁爆出的商业丑闻引起公众对于伦理问题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弗兰岑作品中的伦理责任主题也就具有了特殊的研究意义。根据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看法,文学文本是一种象征性行为,作家在其中为难以化解的社会矛盾给出形式上的解决办法。这种功能集中表现在作品中的“意识形态素”,也就是特定的概念或观念体系。他的这一观点为传统的伦理批评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同时也为解读弗兰岑作品中的伦理责任主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他的主要作品中,弗兰岑以个人责任作为伦理诉求的核心。他的思考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始于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随后扩展到普通公民的个人自我责任,最终落实到个人的家庭责任。在他的创作生涯前期,弗兰岑将商业丑闻的根源归结为市场自由化改革,并针对米尔顿·弗里德曼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做出回应。随后,他的思考延伸到普通公民的个人责任。针对自由市场话语所鼓吹的个人自由,他提出自我约束的必要性,并借助人物塑造来表明他的立场。此外,他也花费不少笔墨来描写家庭,利用家庭关系作为社会秩序的隐喻,并对个人责任提出更为深入的看法。本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关注弗兰岑如何围绕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来回应现实问题。弗兰岑将金融投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的根源归结为当时流行的市场自由化改革,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引起公众的关注。他采取的叙事策略是,将新教伦理与自由市场两种理念分别赋予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并且在这两种理念之间制造冲突,从而将自由市场理念从主流意识形态转变为批评的对象。在此基础上,他通过两种方式来探讨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首先,他围绕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对相关各方进行问责,并提出企业经营者理应担负起一定的生态责任。其次,他将新教伦理和自由市场两种理念指导下的企业经营方式进行对比,在揭示金融资本掠夺性的同时,提出企业经营者还应当担负起对于周边社区的社会责任。第二章分析弗兰岑关于个人的自我责任所做的思考。针对自由市场话语所鼓吹的个人自由,弗兰岑提出自我约束的必要性,并通过人物塑造来表明这一立场。他将新教伦理与自由市场这两种理念转化为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且借鉴流浪汉小说的写法,让几位主要的男性人物在空间流动中面对诱惑,在不同生活方式之间进行抉择。在此基础上,他通过两种方式对自由市场话语进行回应。首先,他借助象征手法,尤其是“洁净/污垢”这一对基本隐喻,来描写这些人物的伦理抉择。其次,他将新教伦理与自由市场这两种理念融入父子关系当中,借助三对父子关系来表现这两种理念之间的冲突与妥协。通过这些人物的最终选择,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转变,弗兰岑表达了他关于个人责任的基本看法:应该自愿地、有选择地继承新教伦理,在自由市场环境中学会自我约束。第三章讨论弗兰岑关于个人的家庭责任提出的看法。家庭叙事在弗兰岑作品中连接着社会与个人,具有特殊的象征功能。弗兰岑将新教伦理与自由市场这两种理念转化成家庭内部的冲突,以此来影射社会层面的伦理危机。在此基础上,弗兰岑通过两种方式对自由市场理念进行回应。首先,他借助情节剧模式,在小说结尾时消除家庭冲突,从而在象征层面上起到“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其次,弗兰岑重点塑造了几位女性人物,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他关于个人责任的进一步看法:在多元化的群体中,承担个人责任不仅需要对社会有担当,对自己的行为有约束,同时也需要家人般的关爱和宽恕,这样才能以积极协商的方式最为有效地化解矛盾与冲突。整体而言,弗兰岑的创作为延续和发展社会小说这一传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将现实主义的人物描写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技巧相结合,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风格。与此同时,他在作品中揭露了市场自由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强调商业伦理和个人责任的必要性,这对于反思新自由主义的得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