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冬病夏治”三伏贴防治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科门诊凡符合慢性胃炎西医诊断标准者,年龄在18岁以上,常居住本地,患者知情并愿意接受相应治疗者。2试验方案:按随机原则最后纳入500名患者,治疗组(264人),对照组(236人)。治疗组:穴位贴敷,处方:穴位贴敷方(附子、干姜、吴茱萸、丁香、白芥子、等10味中药);对照组:采用与治疗组配方相同(剂量为治疗组1/15)作为对照。穴位选取:脾俞(双),胃俞(双),上脘,中脘,下脘。在每年的三伏天,从初伏的第1天开始贴敷,每隔10天贴敷一次,到末伏终止。3观察指标:半年后随访,统计两组治疗前后(1)一般资料;(2)中医主要症状积分;(3)中医临床证候疗效;(4)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5)中医证候分布及疗效比较。4统计分析: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处理应用x±s表示;定性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基线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单项症状积分比较:胃胀,胃痛,嗳气,反酸的症状积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症状积分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组在中医症状总积分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显效3例(1.27%),有效54例(22.88%);治疗组显效18例(6.81%),有效169例(64.01%);治疗组总有效率(70.8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24.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比较:结果显示在反流、消化不良、总体状态积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健康满意、精神状态、排便、社会功能的症状积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中医证候分布及疗效比较:总体分布情况:脾胃虚弱(人数)>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胃阴不足,因所纳入患者证型以脾胃虚弱和肝胃不和为主,其他证型病例数较少,此处暂不讨论,将此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其中治疗组脾胃虚弱证患者疗效优于肝胃不和证(P<0.05)。对照组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1.“冬病夏治”三伏贴可缓解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2.“冬病夏治”三伏贴可改善慢性胃炎患者在PRO量表中反流情况,消化不良情况及总体状态情况的积分。3.慢性胃炎患者以脾胃虚弱证和肝胃不和证最为多见,且“冬病夏治”三伏贴对脾胃虚弱证患者的疗效优于肝胃不和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