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新疆番茄酱加工废水季节性强、排放量大、处理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基于生物强化的概念,设计出微生物配伍的方案,获得了快速生成,处理能力强的高性能活性污泥,并做了中试稳定性的考察,为改善现有的番茄废水处理的困境提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另外,对番茄废水出水成分以及其演化过程做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主要的结果如下:(1)24小时处理番茄酱加工废水能力的三个批次的考察,按菌种质量比例分布的九种比例中,TOC去除率均在87%以上,效果好于未加控制时的85.29%,其中4:1,2:1和1:1的比例平均TOC去除能力分别达到了91.44%,91.09%和90.88%,为九组中去除率最高的三组,可进一步被用作污泥初始化生成的研究。(2)将4:1、2:1和1:1三种TOC处理能力强菌种配伍比例投入到批式反应其中做为期8天的连续批式污泥生成实验,三种比例的污泥在去除效果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在絮凝能力和最终污泥的生成量上出现了不同,4:1和2:1分别由于生成的多糖类物质较多和有大量丝状菌生成絮状体在密实性和沉降性上都比1:1差,在污泥的生成量上1:1的1650mg·L-1明显优于4:1和2:1的1145mg·L-1和1035mg·L-1。(3)四种营养梯度污泥快速生成实验中,4d后各组的污泥生成量均在5000mg·L-1之上,2/3组污泥生成量和出水OD600分别为6402mg·L-1和0.15,优于其它三组;粒径分布也更为集中均匀。(4)142L中型反应器的番茄酱加工废水处理,进水的COD控制在680-1100mg·L-1之间,出水COD维持在120mg·L-1以下,平均处理效率为89.32%,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波动。污泥的浓度在1.4833.12g·L-1之间,。SVI值有较大的波动,最大值超过280,但及时补充营养,消除了絮体中丝状菌的比例,使SVI值最终回落到正常值150,补加氮磷是该系统泥水分离表现良好正常处理的保证。(5)A1系统的降解周期较B系统短,处理番茄中可溶性有机质不够彻底,在最初的产生胞外酶的5天时间内两个系统的残余TOC较为一致,但第5天过后18天的时间内,B的降解有机质的能力要明显强于A1。在第24天时,两个系统的处理能力相近,均在30mg·L-1左右,推测同类有机质的积累导致了相应降解酶的表达,A1蛋白质的含量也相应大量增加。(6)轻的作用。对未沉淀可溶性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中,了解到大量积累的有机物为类聚羧酸酯腐殖酸,且有少量的的芳香类腐殖酸生成。(7)GPC谱图显示,随着时间的增长,糖类物质被降解成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同时累积的蛋白和类蛋白类物质增加较为明显,且被转换成了分子量更大的该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