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方面,人们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而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治疗研究上,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尤其是对于那些晚期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给他们带来了福音,同时也使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EGFR是Erb B受体家族的其中一员,该受体家族共有四种受体,分别称为EGFR(Erb B-1或HER-1)、Erb B-2(HER-2)、Erb B-3(HER-3)和Erb B-4(HER-4)。EGFR发生基因突变或表达过度会影响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随之,EGFR抑制剂便应运而生,它针对EGFR为靶点发挥治疗作用,因此特异性高,而且高效;EGFR抑制剂主要分为两类:即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s inhibitor,TKI)和单克隆抗体(Mab),前者的药理机制是切割EGFR胞内段的酪氨酸激酶结构域与ATP相连接,使磷酸化失败,并进一步阻扰了下游信号的激活,主要有两条:MAPK和PI3K/Akt;后者的药理作用是使EGFR与相应配体结合失败,进而EGFR二聚化受阻,从而切断该条致癌信号通路。EGFR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可活化EGFR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生和正常细胞的转化,抑制细胞程序化凋亡,加快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致使肿瘤细胞浸润、转移,最终导致肿瘤发生、发展。EGFR-TKI可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同时可提高肿瘤组织放射敏感性,治疗效果显著。但临床上发现,EGFR-TKI治疗数月后即产生耐药,因此研究其中耐药机制成为热点。既往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生与Notch1信号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而EGFR-TKI耐药是否也Notch1参与有目前尚无研究明确指出,但研究发现Notch-1是细胞内众多信号通路的交汇点,因此,EGFR信号通路下游的转导通路中很可能与Notch1也存在交叉作用。国外有研究表明Notch-1的促肿瘤生存的功能是通过激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1R)来发挥作用的,但目前对于两者的表达相关性分析较少,本研究致力于此,并探讨Notch1在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耐药机制,希望能为EGFR-TKI耐药机制研究寻找出新的突破点,为靶向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Notch1与IGF-1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EGFR野生组、EGFR突变组以及EGFR耐药组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并进一步探讨EGFR-TKI耐药机制,为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耐药研究提供新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NSCLC患者基本病历资料,按照EGFR基因状态的不同划分为三组,即野生组、突变组和耐药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38例EGFR野生组、28例EGFR突变组,19例耐药组进行Notch1、IGF-1的蛋白表达检测。结果野生组中非小细胞肺癌Notch1、IGF-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34%、21.05%,突变组中非小细胞肺癌Notch1、IGF-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29%、32.14%,而耐药组中非小细胞肺癌Notch1、IGF-1阳性表达率则分别为47.39%、42.11%。Notch1在耐药组中表达明显高于野生组和突变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42.003(P<0.001);IGF-1在耐药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野生组和突变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8.179(P<0.001)。随着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级的升高和分化程度降低,Notch-1和IGF-1蛋白在三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增高(P<0.05);野生组、突变组、耐药组各组中Notch1与IGF-1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野生组与突变组中两者的表达无相关性(野生组:r=0.278 P=0.091,突变组:r=0.229 P=0.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耐药组中Notch1与IGF-1呈正相关(r=0.685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显示:EGFR耐药组中Notch1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EGFR耐药组中IGF-1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EGFR耐药组Notch1、IGF-1表达具有相关性,在其他两组中无相关性;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推测Notch1导致EGFR-TKI耐药的原因可能是先激活IGF-1,然后进一步激活EGFR下游的Ras/MAPK和P13K/AKT信号通路来完成的,提示Notch1信号高表达可能为EGFR-TKIs耐药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