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受自身语言和文化的影响,译者常常忽略外来词汇的异,多数情况下倾向于将外来词汇转化成目的语惯用语汇。这种做法极不益于世界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文化的进步。
Bennan是法国著名的翻译家、历史学家和翻译理论家,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位翻译伦理的代言人。1981年,他正式提出“翻译伦理”一词,主张摒弃翻译中的种族中心主义,反对通过变形,改编等方式对译本进行本地化、归化。Berman提出了翻译活动中常见的12种变形倾向。这12种变形倾向解释了译者是如何求同而去异的。对这12种变形倾向的分析可以帮助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尽量避免这12种变形倾向。Berman的分析框架可促使译者尊重原语,努力保存原文的中的“异”质因素,达到通过翻译丰富译入语文化、增进文化交流的目的。
本文以Berman提出的12种变形倾向为分析框架,对赛珍珠《水浒传》译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研究发现,赛珍珠的翻译恰恰避免了Bernan所列举的大多数变形倾向。赛所追求的译文效果就是要保持源语文本语言以及文化特点,要给读者展现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世界,并借此促进了中美文化间的相互交流。赛译本的成功对当今的文学翻译尤其是汉译英,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它不仅是对译者在翻译中从属地位的挑战,彰显了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也是通过翻译抵抗文化霸权的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