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化发展,文化贸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国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文化贸易也代表着一国在世界民族中的文化影响力。但是,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中国文化贸易却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明确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也给予了文化贸易发展的机遇。因此,如何加快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水平,值得关注和探讨。本文主要运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第一章,就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指出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是对相关的理论和文献资料进行回顾与综述,并予以评价。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首先,比较分析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状况和结构特征。其次,对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从贸易结构、竞争力提升速度和贸易优势项目等角度对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主要运用灰色系统模型,从文化消费需求、文化创意人才供给和政府投入支持等角度对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中国文化贸易增长方式数量导向,缺乏核心竞争力;第二,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非均衡发展,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远低于文化产品;第三,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层次低,产业低端化。究其原因,是中国在国内外文化消费需求、文化创意人才供给及政府投入支持等方面不足,制约了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最后,第五章首先从企业核心竞争力、政府职责和贸易发展方式等层面提出了提升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的总体思路。接下来,就此提出了相对具体的对策建议:第一,提高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二,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第三,完善文化产业的支持环境;第四,转变文化贸易发展方式。总之,在文化贸易正日渐成为国际竞争焦点的今天,中国应尽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贸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