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是材料界乃至整个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如今纳米材料已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生物医学领域,将纳米材料与生物大分子有机结合将极大拓展其应用范围。而纳米材料如何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影响纳米材料在生物医用的各个环节,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概括了近些年来MXene纳米片层材料、DNA四面体纳米结构、银纳米颗粒以及脂质体的发展历史、制备方法、材料特性以及相关应用。讨论了MXene纳米片层材料与DNA四面体纳米结构、银纳米颗粒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医学应用。本论文主要的内容和结论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通过两部剥离的方法用Ti3AlC2的MAX相制备了超薄的MXene(Ti3C2)纳米片层,该方法为先用氢氟酸蚀刻去除中间的铝层,然后通过超声的方法进一步减小纳米片层的尺寸。采用一步退火法制备了DNA四面体纳米结构探针。然后将DNA四面体纳米结构修饰在了MXene纳米片层表面。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等分析了其相互作用,证明了成功将DNA四面体纳米结构修饰在了MXene纳米片层表面,并且具有优秀的空间构型。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MXene纳米片层和DNA四面体纳米结构的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来检测神经胶质毒素。MXene作为一种柔性的高导电支架,将大量的DNA四面体纳米结构固定在电极表面,使得所用的DNA四面体纳米结构不再需要进行繁琐的修改,大大降低了检测的成本和操作难度。同时,利用DNA四面体纳米结构作为刚性支架来识别元素,使其能在MXene表面保持合适的方向以进行目标绑定。该传感器具有低廉的成本和极高的灵敏度,通过取代特定的适配体,该传感器的适用范围可以轻易地扩展到其他真菌毒素。2)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了10 nm的银纳米颗粒,并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水化挤出法制备了罗丹明标记的脂质体及包裹了钙黄绿素的脂质体,利用电化学法制备了巨型囊泡。通过调整银纳米颗粒的表面配体、脂质体的种类以及相互作用的条件,利用荧光技术,确定了银纳米颗粒与脂质体吸附作用。然后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吸附后银纳米颗粒在脂质体表面的移动及聚集。最后通过研究脂质体内包裹的荧光染料的泄露证明了银纳米颗粒的吸附诱导脂质体产生了瞬时的相转变。根据结果分析得出银纳米颗粒与脂质体之间的范德华力作用导致了脂质体产生了瞬时的相转变,并且可以通过调整表面条件来调节吸附或者解吸附的过程,该系统可以用作控释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