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及生物标记物的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he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在HBV的高流行区比较常见,同时乙肝免疫预防后的儿童也可发生OBI。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旨在调查母亲或/和父亲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儿童中OBI的发生率,从而分析基因变异情况,并研究与OBI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寻找OBI的生物标记物,为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收集352例母亲或/和父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而HBsAg阴性的儿童血清标本。巢式PCR(nested PCR)方法用来检测血清中的HBV DNA,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并分析基因变异情况,认定2个区或2个以上区阳性的为OBI阳性标本。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定量检测血清中HBV DNA的含量,同时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随后通过对OBI标本检测乙肝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寻找差异表达的细胞因子,并用ELISA实验来验证该标记物能否作为OBI的生物标记物。  结果:  最终纳入本研究的共有324名儿童。母亲或/和父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且接种乙肝疫苗的HBsAg阴性的儿童中的OBI发生率为2.47%(8/324)。OBI标本中差异表达的细胞因子有6个,即BDNF;EGF;MCP-1;PDGF-BB;TARC;NAP-2。通过NAP-2的ELISA验证实验发现其可以作为OBI的血清标记物。  结论:  母亲或/和父亲HBsAg阳性且已接种乙肝疫苗的HBsAg阴性的儿童中不能避免OBI的发生,其发生率为2.47%,不容忽视。同时研究发现NAP-2可以作为OBI的血清标记物。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正相关。然而,血清TSH水平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相关性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不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预防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在前期实验基础上利用药物阻断剂、免疫荧光染色、TaqManQPCR、激光共聚焦等技术进一步研究肠道病毒71型入侵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的机制,尤其是网格蛋白依赖型内吞
目的:  心肌肥大是由多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瓣膜病及心肌炎等引起的一种心脏功能的代偿性改变,其主要特征为心肌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外基质增多而诱导的心肌纤维化。临床
目的:横断面调查急性胰腺炎(AP)患者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以及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患者HCMV潜伏-激活感染血清学及临床特征,初步探讨SAP患者急性期巨细胞病毒激活情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