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大部分儿童都能在幸福的家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然而,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孤残儿童群体,因身患难以康复的肢残、智残等重残或因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而被父母遗弃,或是因天灾、不可预测的事故失去双亲而成为孤儿。通过笔者的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孤残儿童被安排在儿童福利院集中养育,这主要是由孤残儿童群体的特殊身份和年龄决定的。早期,儿童福利院收养孤残儿童以养育和医疗为主,孤残儿童可以得到基本的生活护理。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儿童福利院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孤残儿童的养育模式已经由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向满足全方位的护理、康复、教育的需要转变。这就要求儿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在负责孤残儿童日常生活的同时,又要肩负起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的职责。无论是从社会的进步,还是从孤残儿童的自身发展来说,教育都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孤残儿童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是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也能体现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孤残儿童的需求特点和教育的一些实际状况,为社会工作的方法引入孤残儿童的教育寻找到新的立足点,指出当前孤残儿童的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笔者首先收集整理一手资料,评估孤残儿童的需求特点,了解到孤残儿童主要是对家庭教育和老师认可两方面的需求。然后从缺失家庭指导、老师的重视程度、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福利院的环境等多个角度分析孤残儿童的教育存在的问题。接着运用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利用小组的力量,解决孤残儿童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最后多方面寻求孤残儿童教育问题的破解策略。社会工作者为寄养家庭父母和护理人员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社会工作者相信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都有未发掘的潜能,要善于发现孤残儿童的优势和特长;社会工作者遵循孤残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从社会福利政策的角度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倡导社会各界为孤残儿童献出一份爱心,照亮孤残儿童孤独的心灵。希望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提出适合孤残儿童实际需要的教育方式。笔者认为将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孤残儿童群体的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对孤残儿童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有利于孤残儿童更好更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