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 诗家巨擘——浅析元好问诗歌及其对韩国诗人的影响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0364jil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好问是中国古代诗史上能列入前12名的杰出诗人。可因为他是活动于非正统王朝女真建立的金朝政权下的文学家,在相当长时间里,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评价。另外,元好问的诗作、诗法、诗论,曾对韩国文坛产生过明显的影响,而对此,中国学者恰恰知之较少。基于以上两方面,我选择了元好问研究来做学位论文。  金朝是由少数民族创立,拥有半壁河山而又长期与辽、宋、蒙古势力对立、杀伐不休的政权。它有自身的艰难,却还能注意运用北中国的历史文化积淀,维持和完善自己的社会肌体。它统治下的汉族文士,自有其压抑感和失落感,却又不能不服务于这个政权以委曲求全、求存。元好问仕金不是出于某种政治信仰,更非热爱金王朝,只是由于长期存身在金朝控制地域的历史宿命,依照“学而优则仕”这个传统文化惯性运行。但金朝的兴衰对他的处境和心境仍有巨大的影响。为了探讨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独特心理性格,本文首先安排了《元好问和金王朝》一章,着力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金朝的文化积累为哺育元好问创造了前提;元好问和金政权的特殊即离关系形成了元好问复杂的文化心理;元好问的文学成就和文化活动改变南北文学实力的对比,且使金代文化卓然自立于宋元之间;因为元好问是属于金国的诗人,影响了南宋、元、明对他的评价。第二章《元好问的生涯和诗歌创作》进而介绍元好问的成长道路和创作分期:少年时期(19岁以前)试手作了诗词,表现为满怀壮志不言愁;青年时期(20-34岁),诗歌开始染上时代色彩,关注战乱和民生问题,但豪情多于哀情,乐观多于深思,缺少危机感;入仕时期(35-41岁)多写政治讽刺诗和关注民生的诗,表现出真诚的自责;国难时期(42-47岁,再加上拘禁和滞留山东延至49岁):记叙丧乱,感时抒愤,诗思潮涌,诗作丰收,成就达到巅峰;遗民时期(50岁-逝世),不仕元朝,平居故乡读书山下,多应酬唱和、流连光景之作。  第三、四两章是本文的出新之处和特点所在。第三章《元好问诗作诗论对韩国文人紫霞申纬的影响》,分为三点:一是讲元好问诗作烙在紫霞创作中的印记;二是讲紫霞对元好问选诗和句法的借鉴;三是讲元好问诗学理论,特别是《论诗30首》给予紫霞论著的启示。第四章《元好问诗歌的文化特性和文学特性》,包括元好问成长背景中新的文化因子或元素,从异同比较中看元好问生活、思想的独特路径和文学个性。结论:元好问本人具有特定环境(时代、地域)下出现的既有独特性、又有共同性的典型性格,是文学史上的“这一个”,他的文学个性,他的独特而多样的风格、独到成就都是和他生活在北方的动荡环境、兼收并蓄的金源文化背景下分不开的。
其他文献
“不得不”“不能不”是现代汉语中两个常用近义结构,本文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分布特征分析法,变换分析法、替换分析法、语用分析法、统计法对其性质、句法、
二十世纪是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摧枯拉朽之势猛烈地冲击着一切旧的传统、旧的观念和旧的习俗,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
本文结合阅读、写作的相关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作了一定总结。这些理论的实验调查和教学实践主要是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领域,而不是以汉语习得为研
作为哲学著作的《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然而庄子并没有以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来表述其思想,而常常是隐喻設譬,杜撰寓言,让人在朦胧、飘渺的艺术氛围中去体味他那微妙玄通、
在经济飞速的发展中,建筑行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结合BIM思考,并将BIM融入到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施工管理中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
运用新的批评视角,往往会有新的发现。建立在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符号学等学科基础上的原型批评,为人们对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进行整体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本文是国内第一
在工业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消费逐渐代替生产成为首要的经济环节,消费活动更多的转向符号层面,商品的符号价值和象征性交换获得了独立性。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对,是对当代消费
优化屋面构造组合(设计),有利于发挥屋面整体效应,并满足结构承重、防水、保温、隔热、节能及环保等功能.本文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着重说明屋面构造组合的原则,并就有关案例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和产前检查与孕产妇死亡的关系。方法:利用2001~2006年全国2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 000个“降消”项目县有关统计数据与孕产妇死亡人群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