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抑制臭氧化副产物溴酸盐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l1132058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采用臭氧化技术后,产生可能对人体有高致癌性的溴酸盐副产物。目前对溴酸盐的控制方法有多种,氨抑制溴酸盐就是其中方法之一。但是,目前研究者仅针对水中NH4+研究的相对较多,而气相氨无人研究。因此,本课题提出一种新方法,通过气相氨和液相氨对溴酸盐抑制作用的比较来探索气相氨对于溴酸盐的抑制效果。论文首先研究了逆向流鼓泡柱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气相氨对溴酸盐的抑制率在52%-60%,液相氨(氯化铵)则为53%-62%,气相氨和液相氨对溴酸盐的抑制率接近,气相氨对液相氨没有优势。对于出水氨氮浓度的变化情况,气相氨的氨氮浓度有波动,但波动幅度不大,出水氨氮浓度的变化范围在0.030-0.166mg/L;加氯化铵氨氮浓度也有所波动,但波动范围不大,出水氨氮浓度的变化范围在0.030-0.165mg/L。同时实验还考察了氨氮浓度沿柱方向变化情况,结果为:气相氨为逐渐降低,而液相氨则为逐渐升高。改变进水方式,论文继续对同向流鼓泡柱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相氨对溴酸盐的抑制率在60%-71%,而加入液相氨(硫酸铵)对溴酸盐的抑制率在55%-62%;与液相氨生成溴酸盐量相比,气相氨比液相氨减少20%-32%,气相氨比液相氨有更好的抑制效果。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增加氨氮浓度,气相氨和液相氨抑制溴酸盐的效果都增强;而分别增加溴离子浓度和臭氧浓度,气相氨和液相氨对溴酸盐的抑制率都有所降低,但降幅不大。若保持臭氧浓度不变,同时改变溴离子浓度和氨氮浓度也即N/Br(摩尔比)不变,这种情况对抑制溴酸盐的影响没有规律性。对于出水氨氮浓度变化则是变化幅度都不大,气相氨出水氨氮浓度比液相氨出水氨氮浓度低;氨氮浓度沿柱体方向的变化情况为:气相氨先升高后降低,液相氨为逐渐升高。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可知,采用同方向进水进气的方式,气相氨比液相氨对溴酸盐有更好的抑制效果,与液相氨生成溴酸盐量相比,气相氨比液相氨减少20%-32%;气相氨可通过调节氨气流量来控制氨气的投加量,这样就可以实现实际工程中的在线控制。
其他文献
为了弥补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单一低温硬化处理的不足,解决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气体硬化处理去除不锈钢表面钝化膜难和低温离子硬化处理方法试样温度不均匀的难题。本文采用奥氏体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利用微生物催化剂将其代谢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生物质能和环境保护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前景。本研究设计了间歇流和连续流两种MFC装置,阳极材料为碳棒,阴极材料使用碳纸。菌种来源为徐州某酒厂厌氧工艺剩余污泥,间歇流接种量约为300m L,连续流接种量约为1000m L。先在间歇流的条件下,施加不同直流电压对污泥进行电诱导驯化,使用乙酸钠为碳源,浓度为1000mg/L。培养7天
密西根大学Victor C Li教授和他的团队对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ECC)已有一定的理论研究,由于制备ECC所用原材料PVA纤维和磨细石英砂昂贵的价格,
模具的失效绝大多数是从表面开始的,因而利用各种表面处理技术在模具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强化层以提高模具各种性能和延长其服役寿命具有重大意义。渗氮作为一种表面扩散
电流变液(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通常是由高介电常数的微小颗粒分散在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液体中形成的悬浮体系。对其施加外电场,其粘度、剪切强度会瞬间变化几个数量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