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全球环境变化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对于认识未来气候环境的变化有重要的意义。深海沉积物具有沉积剖面连续、后期干扰少、气候信息丰富及对比性强等优点,在揭示气候变化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古气候研究。北大西洋地区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区,在这个特殊区域,通过冰、气、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引发了全球性的大规模和大尺度的气候变化。关于千年尺度的起源研究,最早起源于北大西洋,因此它是一个首选的不可替代的理想的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北大西洋306航次SiteU1313的样品,对1.5-1.7 Ma的钻芯进行粒度分析和矿物成分分析,并根据粒度参数变化规律曲线进行小波分析,发现了千年尺度周期的存在。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以及古海洋学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介绍区域研究概况;第三部分:对样品的实验分析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介绍粒度各参数变化规律及所指示的环境意义;第五部分:通过矿物成分分析初步推断出沉积物的来源;第六部分:根据粒度变化规律,发现了千年尺度周期的存在;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整个剖面平均粒径为2.05μm,中值粒径为0.84μm,属于黏土级范围,说明水动力条件较稳定(弱)。整个剖面平均偏度为-0.42,极负偏,表明沉积物偏细,分布主要集中在细颗粒部分。整个剖面平均标准偏差为1.48,分选性差,表明当时的水动力条件稳定。峰度值的大小与物源、沉积环境都有关系,整个剖面平均峰度为0.72,峰度平坦,说明沉积物未经改造就进入新环境,而新环境对它的改造又不明显。因此,它可能代表几个源区的物质(总体)直接混合而成。(2)整个剖面的黏土(<4μm)含量平均达到82.39%,粉砂(4-63μm)含量平均为17.61%。粉砂中又以细粉砂(8-16μm)为主,平均含量为14.19%,粗粉砂(31-63μm)平均含量仅占到0.1%。岩芯黏土(<4μm)含量较高,在59-88%之间,平均含量为82.39%。极细粉砂(4-8μm)含量在10%-22%之间,平均含量为14.2%。细粉砂(8-16μm)在2-15%之间,平均含量为3.3%。中粉砂(16-31μm)平均含量为0.1%。深度在77.84-78.28m,82.52-82.68m,83.05-83.41m处,中粉砂含量全为零,说明该段沉积环境较稳定。72.45-73.13m黏土含量相对较低,极细粉砂、细粉砂、中粉砂含量相对较高,说明沉积环境不稳定,水动力条件较强。深度在82.80-83.33m黏土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在80%以上,细粉砂、中粉砂含量较低,个别段位中粉砂含量全为零,说明该段沉积环境稳定,水动力条件弱。(3)矿物组成与沉积物类型、物源和水动力条件有关。石英、长石出现的几率较多,云母等其他矿物出现的几率较小,说明主要的矿物组成是石英和长石。石英和长石都是从陆源搬运过来的物质。粒度分布曲线多呈双峰,表明了沉积物是两种来源。而通过涂片观察,发现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于陆源和海洋自生的物质,更好的证明了沉积物是两种来源的结论。(4)通过小波分析,发现在1.522-1.540 Ma段存在2.11ka、3.04ka、6.79ka的气候波动周期,在此段6.79ka的周期最显著;1.540-1.551 Ma段发现了2.09ka、3.98ka、10.05ka、13.20ka的气候波动周期,10.05ka的周期最显著,代表了此段的主周期;1.599-1.620 Ma段发现了1.04ka、5.00ka、7.93ka的气候波动周期,5.00ka、7.93ka的周期显著,代表了此段的主周期;1.683-1.706 Ma段发现了2.76ka、5.17ka、8.28ka、21.04ka、21.73ka的气候波动周期,21.04ka周期最显著,代表了此段的主周期,其主要周期是万年尺度;1.707-1.742 Ma段发现了2.33ka、3.88ka、12.94ka的气候波动周期,12.94ka的周期最显著,代表此段的主周期。对其尺度在时域上放大可以发现,1.526-1.530 Ma发现了约2.11ka周期的存在;1.530-1.536 Ma发现了约3.04ka周期的存在;1.683-1.686 Ma,1.691-1.697 Ma,1.702-1.705 Ma发现了约2.76ka周期的存在;1.713-1.715 Ma,1.717-1.719 Ma,1.730-1.732 Ma,1.735-1.739 Ma发现了2.33ka周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