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关联是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关研究文献一直层出不穷,这也表明政治关联非常重要。但是现有文献研究并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度、制度环境与企业绩效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且相关实证研究未体现地区特征。本文在此背景下,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形成了本文的理论体系;同时,本文实证研究不仅从全国角度展开,还分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进行分析,以体现我国不同地区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特征。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讨论政治关联度,分析了政治关联度和民营企业所处制度环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政治关联度和制度环境的相互作用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治关联度与制度环境关系的研究假设并构建计量模型,提出政治关联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假设并构建计量模型。然后,采用市场化指数衡量制度环境,以2003-2008年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对上述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还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东、中、西部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政治关联是民营企业的一种非正式制度,通过与其所处制度环境相互作用来影响企业绩效;(2)本文政治关联度对制度环境的回归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政治关联度与制度环境的关系不显著;但是分东、中、西部得到的实证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政治关联表现出对制度环境的替代(正相关),而在中、西部地区,政治关联却表现出了对制度环境的补充(负相关);(3)在政治关联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中,本文采用强、弱政治关联标准对样本分组,结果显示,所有弱政治关联组结果都不显著,而强政治关联组结果都显著。具体来看,从全国角度,强政治关联组中,政治关联度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而东部地区强政治关联组中,政治关联度却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在中西部地区的强政治关联组中,政治关联度又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实证结果也体现了,政治关联度与制度环境相互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