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乡村转型背景下探讨农户家庭体制转换与农户生活满意度状况,通过农户生活满意度现状来评价农户家庭体制转换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选取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区(彬州市、旬邑县、长武县)作为典型案例区,厘清当地乡村转型的过程及关键驱动力,从主观生活质量的视角出发,基于社会统计年鉴与484户农户调查数据,按照“乡村转型度与变化率测度---农户家庭体制及状态辨识---农户家庭体制转换影响因素识别---农户生活满意度现状评价---农户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建议对策”的逻辑思路,探讨乡村转型背景下的农户家庭体制转换影响因素及农户生活满意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当地乡村体制已发生转型,苹果种植面积是当地乡村转型的关键驱动力,当地农户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苹果,农户土地利用景观从传统粮食作物普通农田转变为果园和温室大棚等,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促使乡村转型进程的加快,整体上形成了初期下降--中期逐步上升--中后期缓慢下降-后期稳步上升的趋势。(2)农户家庭生计决策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农户劳动力结构、土地利用方式和收入结构,随着时间的改变最终会改变农户家庭体制或状态,根据农户收入比重划分三种农户类型,分别为务工收入主导型、传统种植收入主导型和苹果收入主导型。(3)研究区农户家庭体制转换凸显分化和聚合现象:传统种植农业体制分化为新型农业体制(苹果种植农业)和非农收入体制;传统种植农业体制和新型农业体制(苹果种植农业)聚合为非农收入体制,农户类型不同导致存在不同体制或状态。农户体制转换受到家庭内外部影响因素作用,农户类型、家庭代际数、家庭人口数量、户主年龄、社会关系网络、固定资产数量、住房面积、劳动力数、家庭耕种亩数、户主文化程度、是农户体制转换的主要因素。(4)区内农户生活满意度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半数以上农民对当前生活质量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不同类型农户整体满意度高低排序为:务工收入主导型>传统种植收入主导型>苹果收入主导型。户主年龄、劳动力比重、人均年收入、苹果种植年收入、固定资产比例、宅基地质量、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机会、生活环境状况、社会保障情况和政府工作效率对农户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