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化闯入者的身份探求——的后殖民解读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华女阿五》一经出版便广受美国社会的好评,被认为是对美国华裔生活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之作。本文借助后殖民批评方法对《华女阿五》进行解读,着重分析小说主人公玉雪的身份寻求过程,探讨中西文化在玉雪身上的融合状态,从中挖掘主人公取得成功的深层原因,并试图为美国华裔,乃至所有美国少数族裔的身份定位寻求有益的启示。
   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为四章。在文献综述和介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三章分别论述了主人公玉雪在身份探求中所经历的身份断裂、身份改写到身份定位的过程。引言部分主要说明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简要介绍了作家黄玉雪及其作品《华女阿五》。
   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和相关的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华女阿五》的历史意义的研究和种族主义批评,从中不难发现尽管《华女阿五》在出版之初广受好评,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部作品受到了一些亚裔美国作家、种族主义评论者的严厉批评,且在以往的研究中鲜有从后殖民角度对此作品进行的全面解读;理论框架则介绍了与本论文相关的后殖民主义概念和观点,认为该理论所倡导的多元文化共存理念与玉雪的身份认同策略相契合。因此,本文试图从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角度对小说《华女阿五》做出更为公正、客观的评价。
   第二章探讨了女主人公玉雪的身份断裂。玉雪出生并长期生活在唐人街,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教育,被培养成为一名中国传统女性。然而当她跨入美国校园、接触美国白人家庭后,却受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甚至相抵触的美国文化的巨大冲击,开始质疑父母的教育方式。面对着两种文化所产生的矛盾冲突,玉雪时常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同时,她也逐渐认识到白人社会中所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这使得她很难在美国主流社会找到容身之处。所以玉雪的身份被中国传统家庭环境和美国主流社会所撕裂,丧失了自己的身份属性,陷入了身份危机。
   第三章阐释了玉雪如何改写自己的属下身份并在中国传统家庭和美国白人社会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首先玉雪通过不懈的努力反抗了中国家庭男尊女卑的传统定式,争取到了谋求新生活方式的自由,以适应美国主流社会。随后她又通过在学业和工作上的众多出色表现为自己赢得了属下阶层所渴求的话语权,同时成功地颠覆了白人社会对华人的种族刻板印象。
   第四章重点探讨了玉雪的身份定位。作为一位华裔美国人,玉雪既不单纯地认同中国文化也不完全认同美国白人文化,而是吸收两种文化的精髓建构起了独特的华裔美国文化,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于第三空间。玉雪在中国家庭和美国主流社会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她的生活方式、思想和价值观都具有明显的混杂性,这一切皆说明了玉雪所建构的身份是混杂且富有变化的。而玉雪利用自身这种身份特征在阈界位置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功又充分地证明了其身份定位的正确性。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通过审视女主人公玉雪从身份的断裂、改写到身份定位的整个身份寻求过程,本文认为她的身份认同方式符合当时乃至当今时代潮流,是从二元文化对立跨向富有差异性的多元文化的杰出典范。同时,此过程也有力地说明了美国华人的最佳身份应是混杂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而这种对华人发展十分有益的身份完全可以通过个人的艰苦求索建立起来。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思维的认知和文化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隐喻极大地影响着我们认知能力的构建以及对诗歌的理解。因此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比较分析中英诗歌文本中的隐喻,找出其中相似和不同的隐喻的文化原因,从而更好的理解隐喻在中英诗歌中的运用及其隐喻的文化共性和文化差异。本文主要包含七个部分的内容:  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原因以及总体框架。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与本文
学位
连贯现象是语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尽管韩礼德和哈桑在其专著《英语的衔接》中提到了“连贯”,但是在该书中,“连贯”却是一个普通术语而非专业的语言学术语。从现有文献来看,英国语言学家威多逊第一次对“衔接”和“连贯”这对术语做了区分,并将后者提高到了语言学研究的高度。自此,“连贯”就成了语篇分析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前辈学者过多地关注语篇的“显性连贯”,而忽略了语篇的“隐性连贯”。因此,本文拟对语篇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